在艾森豪威爾宣布展開大規模的陸上進攻之際,希特勒的大本營也在秘密謀劃著。盡管希特勒已經從坦克的隆隆聲中隱隱地聽到了喪鍾敲響的聲音,但是正如一隻瀕臨死亡的巨獸,他還心存僥幸,要掙紮著作最後的一撲……巴頓第3集團軍出人意料的速度及巨大的戰果,證實了艾森豪威爾運用“秘密武器”的正確性……為了使德軍能夠有效地反攻,希特勒親自上陣指揮了,然而,法萊茲一役最終還是成為了德軍最大的“死亡陣地”……盟軍開始席卷法國,並順利解放了巴黎。艾森豪威爾幾乎被所有的法國人都親吻過了,兩個月之後,他也因此被授予五星上將的軍銜。
8月1日,艾森豪威爾正式對外宣布,整個遠征軍編成兩個集團軍群:美國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編成第12集團軍群,由布萊德雷指揮,美國第9航空隊負責支援;英國第2集團軍和加拿大第l集團軍編成第21集團軍群,由蒙哥馬利統率,英國皇家空軍負責支援。組建後的兩大集團軍群要揮師東進,第12集團軍群在南,第21集團軍群在北,展開大規模的陸上進攻。
喪鍾敲響前的掙紮
幾乎是在艾森豪威爾擺兵布陣的同時,希特勒的大本營裏也在秘密謀劃著。
7月31日深夜,以德軍參謀長約德爾和副參謀長沃爾特·沃利蒙特為首的7名納粹高級軍官魚貫而入,走進元首的地圖室,去聆聽納粹頭子希特勒長達1小時的訓話。
“眼鏡蛇”出擊的巨大勝利,使諾曼底德軍的防線被全線突破。對此,希特勒大本營十分驚恐。再加上“7·20”事件的打擊,希特勒的情緒一直十分低落。
希特勒坐在地圖室會議桌的最裏頭,麵朝著那幅巨大的軍事地圖,沉默不語。他不相信創造過“閃擊戰”奇跡的德軍竟然會崩潰得如此徹底。這位憑借糊塗直觀的可怕方式來指揮作戰的戰爭巨頭,終於明白必須按照戰爭的實際情況來理解和指揮戰爭了,他清楚地知道與盟軍在科唐坦半島底部的交戰預示著什麼,他已經從美國第8軍坦克的隆隆聲中隱隱地聽到了喪鍾敲響的聲音。
沉默了20多分鍾後,希特勒終於開口了。
“約德爾,假如我們丟掉法國戰場,我們就喪失了潛艇戰的出發點,喪失了我們正從法國取得許多對於我們戰事極其重要的財富,包括我們所能希望得到的惟一剩下的鎢。”
盟軍一輛“謝爾曼”坦克在向荷蘭進軍的途中。
希特勒停了片刻,但明顯,他並不需要參謀長約德爾回答,緊接著,他又若有所思地說:“顯然,我們必須優先考慮這一問題,在目前的情況下,在法國展開一場大戰是絕對不可能的。我們已力不從心,隻能設法重新組織力量,但也隻能達到有限的程度。事實上,我們應當立即幹脆撤出海岸,把我們的機動部隊撤退到一條穩固的防線,進行堅守。但局勢已經明朗……我們的力量已不足以防守哪怕是一條狹窄的陣線。”
“我們必須頭腦清醒,”希特勒環顧了一下,加重語氣強調說:“隻有當我們能獲得空中優勢——哪怕是短短的一段時間,我們才有可能在法國爭取局勢的好轉。然而,我認為,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在德國境內完整無損地保存我們新的航空部隊,用來作為最後的一張牌,至於在何時何地把這最後一張牌打出,我還不能說。”
“因此,我們必須給西方集團軍群的每個成員灌輸一種思想,即無論如何必須以最堅忍不拔的意誌來進行搏鬥,處處寸步不讓,因為對我們來說,打運動戰已不可能了。”
希特勒最後結束他的訓話時,幾乎是8月1日淩晨1點了。
最後,他歎了一口氣說:“唉!我是多麼想去西線!但縱使我有最真誠的意願,我還是去不了。”
希特勒說的是實情,自7月20日在臘斯登堡挨炸後,希特勒的耳朵受傷,無法乘坐飛機。驚嚇之後,他骨瘦如柴,身體更加虛弱,隻能站著說一會兒話,然後必須很快坐下來。
但是,他的話裏還有更深層的含義。盡管到目前為止,他還能運籌決策,發號施令,他仍有權力指揮德國部隊展開曆史上一次決定性的戰役。但是,他已經意識到戰爭局勢已經發展到無法挽救的地步,失敗是注定的了。但是,正如一隻瀕臨死亡的巨獸,他還要掙紮著作最後的一撲。
沒有辦法不這麼想了!
早在6月底,希特勒就接到了原德軍西線總指揮龍德施泰特和隆美爾元帥提出的改變戰略部署的要求。隆美爾提議德國第7集團軍“回到塞納河一帶打一場後衛戰,把法國南部的各軍撤回,以便沿塞納河直至瑞士境內建立一條新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