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這一點,卻突然想起來,那天與她對彈,說要拜她為師的泠歌。那個有些懵懂卻美好如歌的女子,聽說後來依舊是住在太子府內的,以桃夭的觀察,她也是很適合修煉媚術的,是那種芙蓉如水淡然迷惑的媚術,與那太子妃適合的類型恰好相反了。隻是不知這太子妃與太子看起來這麼恩愛,泠歌又過得如何,不用外人明說,興許泠歌也與那太子有不清楚的糾纏吧,倒是可惜了。
現在的桃夭對那太子起了不少的疑心,尤其看著他邪魅的那張臉,總覺得陰謀重重的,好像今夜的他是要來一場鴻門宴似的,真是不安好心的樣子。
不動聲色的在打量著每個人,心裏比較著計量著,一個個回想他們的身份底子,桃夭才總算是不再多去懷疑今夜會有什麼大事了,今夜來的人雖然多,但是關係綜亂複雜,總是有些矛盾在其中,怎麼也鬧不出什麼問題來。
在皇帝入座後,眾人也都落坐下來,有宮女緩緩走上來,為他們一一的滿上眼前的酒杯,正在這當刻,那皇上眉眼擰了擰,有些隱喻的看向梵月彌,那梵月彌也很自覺,似乎根本不打算為難皇上,便走了出來,說了些體麵的話,也是認了自己的錯,那皇上見他這麼自覺,很是順心的笑了起來,拿起手中酒杯正準備與自己久未相見的兒子對飲一杯,卻聽得到梵月彌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話。
“兒臣自知這些日子來太過貪玩,也不關心朝政大事,愧對了父皇,也愧對了我的皇妃。幸而如今我朝有了聖女這般聰慧的女子,與兒臣交心甚好,若不是聖女的勸誡,兒臣也不會明白自己的不該。今後有聖女在這宮中作伴,兒臣也是有了知己,大概不會再覺得皇宮苦悶了。”
這一番話倒是讓皇上硬生生的停了了手中的動作,有些訝異尷尬的放下酒杯,一時也不知說什麼好。
這段話說的不清不楚,倒是把自己回宮的功勞與原因都推到了桃夭身上,而桃夭被行刺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是梵月彌舍身保護,他們兩人已經有了些傳聞在流傳,這樣一說更是含糊不清的要把兩人關係弄得引人猜想了。言下之意這梵月彌也不打算再離宮了,因為有了她這個好知己作伴的原因,這倒是好笑得很,桃夭她自己都還不知道已經與梵月彌關係好到了知己的地步,要知道這紅顏知己與情人就那麼一步之遙。
果然,那些官臣都麵麵相覷,而三皇妃臉色也白了許多,眾人的目光都移到了桃夭的身上,而桃夭卻無可奈何,根本沒辦法解釋,也不開口說話,三皇妃的臉色差了,大家也都注意得到,如今她好看的眉眼中更是失落,而梵月彌也回過頭看她,她才有些嘲諷的露出一些笑意,低頭看著懷中的孩子,不再有表情。
就站在旁邊的菱貴妃表情倒是很奇怪,像是嘲笑又像是意料之中的表情,不冷不淡的看著桃夭開口道:“這聖女倒是與三皇子相交甚好,不過聖女這般的傾城絕色,惹人喜愛。也怪不得三皇子連自己的皇妃生孩子都不回來,卻肯為聖女留在宮中,還為聖女護駕擋刺客了。”
大家對這話聽了都明白得很,就算是剛剛梵月彌說的話沒反應過來的,聽了菱貴妃的也不得不懂了,都有些曖昧的看著他們兩人,那皇上已經麵無表情,隻看向桃夭。
桃夭卻有意的把話題轉到另外一麵去,不理會那些話裏曖昧的部分,語氣卻冷冷的,讓氣氛頓時壓迫了不少:“菱貴妃真是關心桃夭了,三皇子也是重情義的人,孩子都有了,自然會回頭,但桃夭也很是欣賞三皇子的風度與瀟灑的。”這話倒是諷刺了回去,桃夭的身份明明是淩駕於貴妃之上,卻沒有自稱過本宮,隻因她手中的權勢仍然不大不穩,但她也能利用身份向菱貴妃證明,她真是多管閑事了。
這一番不算解釋的解釋,倒是把曖昧的可能轉回了原點,把那點情愫變成了欣賞,把回宮的事情變成了三皇子因為皇妃與孩子而回頭。
皇上也適當的解圍,瞥了一眼三皇子,把話題直接提到了蜀華公主的身上去,不知有意無意的,並沒注重桃夭被行刺的事情上,但惟獨菱貴妃聽了這番話,臉色蒼白了不少。
桃夭卻是了然於心,知道那菱貴妃在心虛什麼。卻假裝無心的順著皇帝的話題轉過去,把注意力放在了蜀華的身上,可憐那蜀華又被大家關心起來,好不尷尬,心裏的苦楚也不能再說,怪不得誰了。
梵離卻始終一杯一杯的緩緩飲酒,時而與坐在身旁的梵珂說兩句話,梵珂此刻顧著與妺喜聊天,梵離也隻是偶爾被扯進話題裏,才回答那麼一兩句,冷冷清清的眉眼裏,隻在桃夭解釋的時候,有些捉摸不透,玩味的看著桃夭,讓暗自觀察著的妺喜有些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