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同場合不同話,恰到好處受歡迎(2)(1 / 3)

晤談,同一般交談沒有什麼大的區別。由於現代家庭小型化,所以除了集體訪晤,晤談往往成為兩三人之間的談心,隨意性訪晤尤其如此。但是,如果訪晤地點為受訪者的家庭,你作為拜訪者就要“嘴下留神”。凡是受訪者不希望在家人麵前交談的內容,尤其是可能令受訪者尷尬、不快的話,或令受訪者家人擔憂、生疑的話,都不要信口亂說。非說不可時,也要尋找時機,注意音量,或者在主人送客時單獨說。你如果有求於人,在雙方寒暄時要盡量將話題引到與所求之事相近的話題上去。這樣,順水推舟,就可以相當自然地提出請求。假如雙方關係密切,求人猶如求己,那也可以不要寒暄。或者說,這種情況下的寒暄與晤談語,常常是合二為一的。當然,也不可因關係密切,而言談肆無忌憚,不顧效果。

至於禮儀性訪晤,雖然訪晤目的明確,但晤談時的話題卻往往如遊龍飛鳥,不知東西。不過,你還是要盡量“扣題”,即同本次訪晤的目的扣得緊一些,不要給受訪者造成一種不佳印象,好像拜訪者的來訪完全出於敷衍。

3. 辭別語

辭別語一是要同進門語相照應;二是要表示感謝之情,請主人“留步”;三是要考慮邀請對方來自己家做客。譬如,你可以說:“今天初次拜訪,十分感謝您為我花了這麼多時間!”“送客千裏,終有一別,還是請回吧!”“老同學,我走了,你什麼時候到我家坐坐!”這裏需要注意的是,邀請對方不可勉強,不可含有責怪對方不來拜訪自己的意思,像“我總是到你這兒來,你什麼時候來我家呀”這類話,非知己不可說,免得給人“來得冤枉”的印象。

假如是事務性訪晤,辭別時你不妨再有意點一下:“這件事就拜托你了,非常感謝!”如果是禮儀性訪問,則不要忘記再次表示祝賀或謝意。如:“再見了,祝你在高校中展翅高飛!”至於主人,也要感謝來客的訪晤,誠懇邀請客人下次再來。

做客待客話術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款待好客人,不但是親情、友情間的禮尚往來,更是人們生活修養、文化素養、性格涵養的綜合體現。給客人以無微不至的關心、關照和關懷,既能加深相互間的感情,還能給我們平平淡淡的日子增添許許多多的樂趣。那麼,怎樣才能迎好客、待好客,使談話氣氛自始至終都融洽和諧呢?最根本、最重要的一個迎客談話原則就是:根據不同身份的客人和不同的情況選擇最適合對方的語言。

(1)客人是自己的朋友或同事。客人初次登門,可以說:“××,歡迎你,請進屋。”然後把客人向家庭成員介紹,同時把家庭成員向客人簡單地逐一介紹。能簡潔地說出他們的愛好和特點更好,這樣會給客人以愉快的感覺,顯示出自己家庭的和睦。如是常客,說話要自然,過多的客套,會使人不自在。

(2)父母的客人來訪。這時你應親切地稱呼:“伯伯您好”或“阿姨您好”等,並主動讓座,遞煙、倒茶,然後退出讓父母和客人單獨談話。如果需要你在場,你也要多聽父母和客人的談話,少插話。如果感興趣也可以說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但態度要謙遜,不可拿架子,擺出自高自大、唯我獨尊的樣子。否則,即使你說得再有理別人也不會接受。

(3)晚輩的客人來訪。對晚輩的客人也要一視同仁,熱情接待。如果你對晚輩和客人的談話感興趣,可以說“我以為………”“我想……”來表明自己的看法。大家愛聽,氣氛活躍可盡情交談;如大家拘謹,可點到即止。因為晚輩出於對長輩的尊敬,有不同意見也不便提出,假如你隻顧自己盡興而談,大家會感到索然無味。

(4)愛人的客人來訪。要明白客人談話的主要對象是愛人,所以,自己的話不能太多。愛人和客人在談話中出現僵持和意見不一的情況時,應用輕鬆、愉悅的語調,說出風趣、得體、為愛人和客人都能接受的話,使談話在愉快的氣氛中繼續進行。這樣,不僅使愛人心中分外高興,也能減少客人談話的顧忌和難堪。

(5)如果是親戚或外地家人來訪,也要注重禮節,迎客時應詢問諸如身體、家庭、生活、工作等方麵情況,盡量使談話充分體現出友情或天倫之樂。

(6)如果是陌生的客人,應說一些諸如“您請坐”“有事嗎?別忙,慢慢講”“請問尊姓大名”之類的見麵話。交談時,應以客人為主,使客人能盡快說明來訪目的,給客人以賓至如歸的感覺,讓他感到主人是好客的、懂禮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