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會計理論的哲學思考(2 / 2)

4.配比原則——事物的普遍聯係。配比原則是指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發生的收入要與相關的成本、費用相配比後才能得到該期間的損益。這恰好驗證了哲學常識告訴我們的道理,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係的統一整體,世界上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人們要善於從動態的事物中分析其內在聯係。

四、關於我國會計理論哲學性的探索

1.新時期會計理論哲學性的前景

綜上所述,哲學幾乎體現於所有核算原則,不僅如此,在現有的研究分析中,哲學還涵蓋了會計理論的諸多方麵,如會計的物質觀(經營活動)、運動觀(資金運動)、時間觀(會計分期)、空間觀(會計主體)。如此,哲學在會計理論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有關會計哲學性思考的學術文章漸漸豐富,會計哲學初具規模,現以哲學方法為基礎建立了“七點論”,可見我國會計哲學性研究具有可性性和發展性。

2.會計理論創新的哲學思考

(1)會計理論創新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品質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得以保持蓬勃生命力的關鍵所在。故在我們會計理論的創新研究中,既要實事求是,也要解放思想。對原有的會計理論進行本質、全麵的分析,從而進一步挖掘其中的聯係,得出更深層次、更具應用價值的知識體係,並將之拓以應用到以後的會計實踐中。

(2)會計理論創新要尊重規律,發揮能動

規律是實物的本質聯係,萬有引力規律在牛頓發現之前就存在,隻是牛頓將之推廣;資本主義的剩餘價值規律在《資本論》之前就存在,隻是馬克思研究揭示了這一規律。會計學本身具有一定的曆史發展規律,它是順應時代發展的產物。如果現行的的理論滿足不了新時代新經濟所要求的質量,那麼新的理論必然替代舊的理論,不能墨守成規,否定發展,停而不前。然而這種發展的快慢則取決於主體能否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否自覺地認識規律,利用規律。

(3)會計理論創新要重視實踐,量力而行

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社會發展和變革的先導,理論創新要在實踐中探索前進,要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就目前主流的兩種會計理論研究方法而言,實證會計研究在國外已經被廣泛應用, 我國要想博采眾長就應該進行實證會計的研究,同時實證會計理論也可彌補規範性會計研究所得出的結論與實際情況相脫節的缺陷。

參考文獻:

[1]顧飛.關於會計的哲學思考.重慶商學院學報,2001.(2)

[2]聞聖男,梁運吉.關於哲學理論和方法在會計理論研究中的應用探析.對外經貿,2012(12)

[3]於玉林.科學發展觀:會計發展戰略思想.會計之友,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