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會計理論的哲學思考(1 / 2)

關於會計理論的哲學思考

財會探析

作者:樊雪瑩 聞聖男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教育部“十二五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階段性成果.項目名稱《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的哲學思考與創新》,項目編號7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會計作為一門實用類學科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會計理論界興起一股新的浪潮,更多的學者們將會計理論與哲學相結合加以研究以探求會計理論的進一步發展,並已取得了一係列可喜的成果。

關鍵詞:會計理論 哲學思考 理論創新

一、會計、會計理論與哲學的含義

1.會計是以貨幣單位為計量綜合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並加以實施監督的一種經濟管理工作。

2.會計理論係統地說明了會計概念、會計目標、會計假設、會計原則以及它們對會計實踐工作的指導。

3.哲學,是科學中的科學、理論中的理論。是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研究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的科學。

二、會計理論與哲學之間聯係的必要性

就馬克思主義哲學而論,它是關於自然世界、人類社會和思維方式的一般規律的科學,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和原則。馬克思主義哲學涉及的眾多學科所形成的知識海洋是會計理論的指導,要使會計理論研究方法科學化,就要以馬克思哲學為基礎。

三、會計核算原則的哲學思考

哲學應用於會計理論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麵,已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過深入的探討。在總結各種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針對會計核算的幾點原則加以哲學分析,以體現用哲學看會計理論的新視角。

1.真實性原則——唯物觀。馬克思主義者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源,物質決定意識。會計是以特定對象為載體的一項實踐活動,無論是運動的資金還是被提供信息都是物質的表現形式,而資金的的記錄和信息的提供都要符合真實性原則。真實性原則要求對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進行正確的記錄和核算,真實、準確、可靠地反映實際情況,不受主觀意誌所左右,不弄虛作假,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

2.重要性原則——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重要性原則是指對與在經濟業務中,若一些重要的事項需要突出反映,則可重點則列、說明,分析以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而對於次要的事項,則可加以適當簡化。這就在全麵與重點之間產生了矛盾,根據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相互關係,矛盾存在於一切事物發展的始終,但又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區分,分析事物不僅要看到矛盾的普遍性,也要如實的分析其特殊性,從而采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謹慎性原則——穩健主義。謹慎性原則是指在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要保持謹慎。算足可能發生的損失和費用,不輕易預計任何可能的收益,盡可能減少經營者的風險負擔。這剛好符合穩健主義原則,穩健主義以風險的客觀存在為前提,解決風險與收益這對矛盾,在保證適當收益的前提下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