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聯網技術的第三方物流轉型升級路徑
物流平台
作者:曾佑新 許崇洋
摘 要:第三方物流作為服務性的產業,其服務水平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社會大生產的各個方麵,本文從實際出發,首先分析第三方物流現存的主要問題,然後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提出第三方物流轉型升級的可能路徑,最後指出第三方物流轉型升級過程中需要的保障機製。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 第三方物流 轉型升級
十八大的圓滿閉幕,為我們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十八大報告中:“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一係列的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舉措,無疑是為正在處於轉型升級中的物流業指明了方向。有關數據顯示,在過去的十多年裏,我國社會物流總額的增長與GDP增長基本是同步的,這足以證明物流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物流作為物流業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麵,國外的第三方物流在其整個物流市場中占有很高的份額,美國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例約占整個物流業的58%,歐洲約為76%,日本約為80%,因此第三方物流業的發展直接關係到整個物流業的興衰。
美國權威機構統計,通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務,企業物流成本會下降11.8%,物流資產下降24.6%,辦理訂單的周轉時間從7.1天縮短為3.9天,存貨總量下降了8.2%。據調查統計,在工業企業中,原材料的物流交由第三方物流完成的占18%;商品銷售物流僅占16%。目前我國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還處於由傳統向現代化轉型的特殊時期,提供的服務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製約著經濟的發展,要實現我國第三方物流的成功轉型升級,需要各方麵的共同努力。科技創新是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的重要支撐,物聯網是繼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通信之後的又一次信息產業的革命性發展。從物聯網的市場來看,至2015年,中國物聯網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7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0.0%,因此物聯網技術在第三方物流領域的應用,為第三方物流的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可能。
一、第三方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三方物流作為服務性產業,起增值服務是重要的的利潤增長點,據相關資料發現,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降低一個百分點,相當於新增社會經濟效益近4000億元。第三方物流服務質量的提升,必將帶動中國經濟的新的增長。而現在的第三方物流卻存在很多的問題,各種設施設備不能很好地利用,效率的低下,服務水平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其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如下幾方麵。
1.第三方物流公司規模偏小,各自為政
現有的很多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是由以前的運輸倉儲部門轉化而來,功能單一,他們具有龐大的車隊或者很大的倉庫,但是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由於各自為政的小的物流公司的存在,造成了現有資源的極大的浪費,更甚者有的物流公司緊緊是有幾輛車和一個簡單的辦公司,還是依靠傳統的方式來取得業務,重複運輸,迂回運輸等現象更是到處可見。缺乏戰略的統籌,車輛找不到客戶,客戶在需要時找不到車輛。
目前的第三方物流存在“小、散、差”的問題,物流設施分散,功能單一,服務水平低下,阻礙增值服務的發展,隨著UPS、TNT等一係列的國外企業的進入,他們擁有長時間的經營經驗、較成熟的管理手段、充足的資金來源和先進的信息技術的應用,使得第三方物流市場的競爭越顯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立足之地,就需要充分重視目前存在的問題,增強企業的自身的能力。
2.第三方物流的倉儲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效率較低。
倉儲一直是社會各行各業普遍存在的難題,貨物的儲藏占用企業大量的資金,影響到資金的周轉,是企業發展的一塊很難解決的難題,作為第三方物流企業,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遇,提供完善的服務,但是相反,現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倉儲方麵做得不是很到位,缺乏創新性,信息化水平不足,倉庫的內部不能合理的利用,貨物的出庫、入庫及庫房沒操作不能快速的適應客戶的要求,致使現在的大多數的製造生產零售的企業仍然持有大量的自有倉庫,這方麵的服務未能更好的外包給我們專業的第三方物流企業。自有的小倉庫不僅需要企業專門的配備人員管理,也不能更好的利用新的設備及技術,這也是製約新技術推廣的一個很重要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