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觀光旅遊
物流平台
作者:祖佳妮 鄒亞
摘 要:受當下低碳概念、綠色出行等環保思想的影響,低汙染、省能源的運輸方式再一次備受關注。將旅遊業與環保物流、綠色物流相融合,結合各種公共交通模式打造一種“低能耗、低汙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勢在必行。本文通過結合上海旅遊資源與交通現狀,分析研究上海市自行車觀光旅遊發展策略,進行自行車觀光旅遊的可行性評估並提出相關規劃建議。
關鍵詞:綠色物流 自行車 觀光旅遊
一、國內外自行車旅遊現狀及自行車發展前景
1.國際自行車旅遊研究現狀。通過圖書館外文文獻查找,國外自行車旅遊觀光的研究現狀主要為:1. 自行車觀光旅遊的環保性探索。Bicycle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Suburban Commuting中提出用自行車代替汽車出行,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節約能源並且鍛煉身心的旅遊方式。2. 必要性研究。Bicycle tourism in the South Island of New Zea-land: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ssues一文通過對自行車旅遊的通過性能重要性的分析,為自行車旅遊規劃提供相關建議。
大量外文文獻顯示自行車觀光旅遊的快速發展,在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地,專用自行車道逐漸修葺,自行車旅遊在旅遊產業中的比重日漸加大。
2.國內自行車旅遊研究現狀。國內學術研究主要停留在自行車旅遊發展的必要性與發展意義。如張亞紅在《基於低碳經濟背景下的自行車旅遊模式探析》中對於自行車旅遊與自駕遊相比凸顯的優勢以及自行車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的闡述。
3.自行車觀光旅遊發展前景。自行車觀光旅遊較常規旅遊方式而言,具有更高的經濟利益、環保意義、健康意義。
2003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舉辦的世界公路自行車錦標賽,給該省帶來了約4800萬加元的經濟收入。杭州在運行自行車觀光旅遊後,全市每年節約燃油75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噸,極大程度的保護了生態環境。此外,自行車騎行可令身體26塊肌肉和下肢的3對關節同時處於運動狀態,通過雙手配合腿部進行周期性用力,可全麵提高速度、耐力、協調能力等全身素質。
二、上海自行車旅遊發展的研究意義
1.上海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截至2011年底,上海共有A級景區145家,鄉村景點200餘個,工業景點300餘個。擁有東方明珠、金茂大廈、杜莎夫人蠟館等享譽中外的旅遊勝地。上海是一座新興的旅遊城市,在世博會的餘熱下,旅遊產業快速發展。
2.上海的交通現狀。截至2011年底,上海營運車輛1.7萬多輛,公共汽車線路數量1000多條。軌道交通網已經開通營運線11條,沿途設278個車站點,運營裏程達127.2公裏。上海公交及軌道交通的便捷性及廣泛覆蓋性為打造自行車與公共交通方式相結合的綠色、高效、安全、環保的現代化綜合交通係統提供現實的可行性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