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與其等待,不如出擊——像狼一樣去追求結果(1 / 3)

十二、與其等待,不如出擊——像狼一樣去追求結果

在狼的世界裏,時刻行動起來這一真理就如同天空一樣古老而真實,信奉這個真理的狼才可能得以生存,違背這個真理的狼常會麵臨死亡的威脅。在想到和得到之間,還要做到,我們想成功,除了思考之外,關鍵還在於行動。

狼性哲學:比別人跑得快才能占據主動

每天當太陽剛剛升起,隔夜的露珠還沒有消失的情況下,羚羊、狼群、獅子,還有其他動物們就已經開始了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來的是羚羊。它們成群結隊地跑過平緩的山岡,找到水源,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又開始奔跑。就在它們不遠的地方,狼群也在奔跑,它們的奔跑是為了羚羊。當狼群開始奔跑的時候,獅子也開始了奔跑,因為他們必須趕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則,今天可能又是一個忍饑挨餓的日子。這是每天發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每天都在上演的奔跑比賽。而它們的奔跑完全是來自內心的驅使——要麼生存,要麼死亡。

“讓自己跑起來”是自然界恒久不變的生存法則,在職場上,為了生存,人們也必須像大草原上的動物一樣,要“讓自己跑起來”。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保持持續的競爭力。

A公司是一家中型廣告公司,設計部是兩男一女的格局。平日裏,三個人總是能夠在繁忙的工作中找到偷閑的機會,如聊聊電視劇或者是商場裏最新的打折信息等。就這樣,三個人過得優哉遊哉。

一天,老板領著一個稚氣未脫的男孩走進了辦公室,向他們介紹設計部的新同事——應屆大學畢業生林曉蘇。

林曉蘇來到設計部上班,就像每個新人一樣默默無聞、勤勤懇懇地工作著。早上,“元老們”還沒到,林曉蘇就開始打掃辦公室。設計部有很多需要跑腿的活,以前設計部的人都不情不願的,總是以猜拳的方式來選擇。現在,不用言語,林曉蘇早就揣起文件,送到有關部門。當林曉蘇跑前跑後的時候,“元老們”按照慣例又將話題扯到熱點新聞上去了。每當下班的時候,“元老們”都會迫不及待地奔出公司,而林曉蘇則毫無怨言地把辦公室收拾得幹幹淨淨再走。“元老們”還打趣說,“新人都是活雷鋒嘛”。

沒多久,老總開會說設計部是公司的重心,要適當擴容,還要選出一個設計部主管。涉及各自的前途,平時人浮於事的老職員們漸漸收斂了許多,都想在老總麵前留個好印象,以贏得升遷的機會。不久,人選張貼在了辦公室外的公布欄,是林曉蘇。

林曉蘇在上任致辭時說,你們都以為新人做什麼都是應該的,新人仿佛就是活雷鋒,你們錯了。在當今職場中,升遷的機會都是靠自己把握的。

林曉蘇比那些元老們“跑得快”,他比其他人更主動擔任工作,從而獲得了更多的機會,促使自己能夠不斷成長,不斷進步。

判斷自己是在進步,還是明進暗退,不能總和自己的過去以及不如自己的人相比,而應當和最優秀的人和進步最快的人相比。假如每一個競爭對手都用9秒跑完100米,你雖然比過去加速了,但你花了10秒,你仍然是落後的一個。這就要求我們要樹立一定的危機意識,比別人更快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主動。

可是,有的人隻有在形勢所迫時才去工作,對於自己身上的潛力無動於衷,遇到事情總是敷衍塞責,寧願待在原地也不肯向上攀登。他們為自己尋找各種理由和借口,縱容自己拖延和懶散的習慣,在被動中陷入被取代的恐懼中。

結果力訓練

“當罕見的機遇之光閃現的刹那間,敏銳的狼族便會主動出擊,盡全力獲得結果。因為狼族深知:不主動出去以獲得結果就意味著死亡。”這就是狼性哲學。

我們每天都可能麵臨改變,新的產品和新服務不斷麵市,新技術不斷被引進,新的任務被交付……在這些問題麵前,我們要跑在前麵,而不是遲疑等待。否則,我們的視野會越來越小,我們的工作麵會越來越窄。為了避免這種糟糕形勢的出現,我們應該怎樣去應對呢?

1.立刻行動

要成功就要采取行動,因為隻有行動才會產生結果,要成功就要知道成功的人都采取什麼樣的行動。

2.視變化為正常現象

提高適應變化的能力,包括步調、觀念、做事的彈性和效率等,探索自身的潛能,遇到變故發生,不可坐以待斃。

3.主動改變

改變,意味著向某些舊習慣收起挑戰,如果固守過去的行為與思考模式,並且相信“我就是這個樣子”,那麼,你將在競爭中逐漸處於劣勢,甚至被淘汰。

主動補上缺口,工作沒有空白地帶

看足球比賽,我們會發現,最優秀的射手就是最善於捕捉時機的人,他們總是善於跑位,能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正確的位置上。同樣,一個不把問題留給老板的員工也應當是一個善於跑位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不用老板吩咐,他們總能出現在最需要的位置上。

在很多企業中,由於職能的閑置或重疊,難免會有職責不明確的情況發生,這時就會導致工作中出現空白地帶。尤其是在做一些需要得到他人協助的工作時,由於缺位的原因,別人可協助也可不協助,這時就很有可能帶來等待、停滯等現象,而這樣就會降低工作效率,影響工作業績。

其實,很多組織做事效率不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個別人的缺位,一旦某個環節出現空白,企業效率自然上不去。所以,企業要提高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需要每一名員工積極補位。一個人隻有在工作中具有積極補位的意識,才可能走向卓越。

張宏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職員,平時的工作隻是收發、傳送領導文件等。當公司出現一些無人處理的事情時,別的同事都為能少做就少做而推來推去,而張宏就像一顆螺釘一樣及時補上,很快便把這些工作漂亮地完成了。從此,“張宏你見一下那個客戶”、“張宏你去做那件事情”,類似的指派越來越多。

張宏從未覺得自己是個被人支來支去的“小跑堂”。她覺得雖然雜事很多,但是得到鍛煉的機會也多,比如,去接觸傳媒、聯係公司的廣告業務、參與廣告文案的寫作、選擇適合的傳播渠道等工作都給了她學習的機會。

一直在暗中觀察員工表現的老總暗暗點頭。從此,張宏工作更忙了,而且忙的都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去見公司的一些重要客戶、去一些談判場合時,老總都會帶上張宏一起去。一段時間後,公司準備上市了,需要一份招股說明書,集團董事會希望張宏能做好準備,協助管理層完成公司曆史上質的飛躍。

張宏不負眾望,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務,成為公司董事會的秘書。

在職場上,我們不但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應當善於查漏補缺,采取有效的手段及時處理工作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這樣能為自己的成長贏得更多的機遇。每個公司都會出現一些無人負責的事情,這時就需要員工有—種補位意識,多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越多,你的地位越重要,掌握的個人資源和工作資源也就越多,就越有利。

有的員工認為那些無人負責的事和自己的工作職責無關,即使是一件隨手可以做好的小事也不屑為之;有的員工則能夠把這些事看做是鍛煉自己的機會,主動去做,並且能夠腳踏實地做好。最終,前者仍然平庸,而後者贏得了發展的機會,成為促進公司發展的得力幹將。我們應認識到現在所做的工作都是在為將來做準備。我們應當樹立補位意識,把今天的每一份工作都當做是鍛煉自己的機會,從而為明天的成功積累更多的資本。

結果力訓練

當今的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企業即使分工十分明確,也可能會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情況發生,出現一些無人負責的工作。作為員工,我們應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這些工作呢?

1.要有補位意識。工作中任何時候都可能有意外情況發生,這時候,積極主動的員工就要有想他人所未想的精神,隨時有補位意識。

2.要有做好兩件事的意識,一個是現在的工作,另一個是真正想要做的工作,也就是理想中的工作。這並不是鼓勵在職的員工跳槽,而是要懂得為自己的將來做準備,當你能夠學到足以超越目前職位的技能和經驗時,你就擁有更多的資本接近成功。

不做“木偶”,主動去做自己該做的事

俗話說:“不管白貓還是黑貓,能抓老鼠的就是好貓。”不管你是公司的中層管理者,還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員工,隻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主動地做應該做的事,為公司創造結果,就可能獲得老板的賞識和提拔。“積極主動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情”是員工應有的職業素養。當你具備了“積極主動”的素養時,你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有的人不但不會主動去做老板沒有交代的工作,甚至老板交代的工作也要一再督促才能勉強做好。這種被動的態度會導致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工作效率下降,久而久之,即使是一再交代的工作也未必能做好,因為他習慣於想方設法地拖延、敷衍。這樣糊弄工作的員工就別指望公司會分派給他具有挑戰性的工作,讓他擔當重任。最終,他們會因為糊弄工作的態度而糊弄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