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李敷仁的抗日通俗宣傳(2 / 2)

而今是民國了,老鄉!不要說以民作主,就是拿官來作主,試問老百姓跑光了,你能打日本、建立新國家嗎?你連白蒸饃都吃不進嘴了!孔夫子說:做官人要“使民如成大祭”。孟夫子說:“民為貴,社稷次之。”皇上不值一個“大板兒”。前次國民政府,到漢口開最高國防會議,大家商量好的議案,馬上下令全國各省縣政府,“如有違法濫權,侵害人民”,老百姓得依法上告或請願,總要叫老百姓不吃虧才是。這是多麼替老百姓操心的公事,所以我們大聲喊叫,反對“非刑拷打”!“反對隔桌子打人!”

1940年4月,西安國民黨當局不準《老百姓》報注冊登記,4月18日,他連夜寫出《與讀者告別》,倒填日期“1940年4月17日”出版了最後一期,即113期。李敷仁的女兒李荷力談到一位前輩評價:“在中國報業史上,李敷仁和《老百姓》報具有獨特的魅力,在麵向識字不多的底層讀者的通俗報紙中,迄今還鮮有一份報紙曾攀上這樣的高度。今天知道的人恐怕已不是很多了。”

1944年春,李敷仁創辦《農村周刊》,出版三期後,由於得不到“許可登記”被迫停刊。10月6日,他在辛亥革命元老景梅九主辦的西安《國風日報》上開設“農村周刊”,僅出版6期,又被西安當局封殺。1945年5月21日他擔任陝西省民眾教育館主辦的通俗報紙《民眾導報》任主編,該報為四開周報,社長為教育館館長王文光。民眾教育館是陝西省教育廳的下屬部門。《民眾導報》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宣傳民主、團結、和平、進步,對廣大人民的痛苦,進行了如實地報道。該報出版到第10期,已發行1萬多份,這在當時的西安報界,發行量之高是很罕見的。

1946年,國民黨當局開始追究《民眾導報》的背景,他們懷疑李敷仁是中共或民主同盟成員。在當局的步步緊逼下,李敷仁決定5月1日離開《民眾導報》,離開西安。然而就在這一天,國民黨複興社特務綁架了他,將他綁架到鹹陽原蘇家莊附近一個壕溝裏秘密槍殺。李敷仁重傷未死,被當地百姓所救,經黨組織輾轉護送,曆經34天到達延安。7月23日,延安千餘人集會歡迎李敷仁,林伯渠、徐特立、陸定一、習仲勳等出席歡迎大會。8月間,毛澤東主席接見李敷仁。

康複後的李敷仁擔任延安大學校長,他改革教育,勤奮工作,受到中共中央西北局的表揚。1949年以後,他曆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學校長、政協西安市委員會副主席、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等職。1958年2月19日,李敷仁在西安病逝。中央人民政府授予他革命烈士稱號。他的遺著有《淺談報刊通俗化》、《中華民族革命歌》、《關中歌謠集錦》、《抗戰歌謠》《中國諺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