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直取中京(1 / 2)

徐誠忻從軍事上、杜中師從治國方略上、章惇從權術平衡上,三個方麵給出的建議讓哲宗搬掉了心頭的三塊大石,消除了他的所有顧慮。第二天哲宗便下旨,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稅收、勞役適當增加,馬匹、鐵器、糧草等戰略物資嚴格管製,必須優先供予朝廷,所有決策優先考慮軍事。一時間,上至朝堂,下至尋常巷陌把目光都投向北方戰場,是議論紛紛。

徐誠忻接到聖旨時已經在武州休整了半個多月。他那鐵衛營並沒什麼損失,最多休息上一二天補充點補給就足夠了。也是為了等這份聖旨,這半個月把他們閑得蛋疼,還好沒白等,發兵伐的命令總算是等來了。

與此同時,女真族那邊也傳來了消息。耶律大石身為先鋒首先輕鬆占領了外圍的一座小城池--裏吉,然後按兵不動等待大軍到來。主帥耶律辛乙到後十分不悅,責問他為何不繼續前行試敵。耶律大石分辯說黃龍府乃女心髒,此去地形複雜必有埋伏,故等大軍來到後再走,敵人才不敢妄動,同時也勸耶律辛乙應先派斥候探路二十裏。

耶律辛乙不聽,強令耶律大石帶兵直取黃龍府。耶律大石無奈,隻得帶兵出發,卻又不取近路,而是從北麵繞了遠道。如此一來大大延誤了時間,令耶律辛乙更為惱怒,直接傳令讓耶律大石回上京等候處置,自己馬上帶兵取近道直取黃龍府。

如耶律大石所料,十萬大軍在黃龍府附近被女真騎兵埋擊成功,女真以六萬兵力與遼軍大戰一天一夜。竟以劣勢兵力殺敵四萬餘,而自己的傷亡不到三萬。

此時耶律大石的三萬大軍正在納水附近駐紮,既不進攻也不回京,不明白他是什麼意思。耶律辛乙厚著臉皮讓他返回協助打仗,他卻盡是拖拖拉拉,幾天後耶律大石反而向西行進,在泰州一帶休整起來。

耶律辛乙在女真地盤打仗,不到六萬的兵力,優勢盡失,退又不行攻又沒把握,一時陷入僵局。徐誠忻的情報網絡效率不錯,消息及時送到了中軍大帳。

徐誠忻翻開地圖看了看,自言自語道:“耶律大石這人倒有趣,連主帥的軍令都敢違抗,蹲到泰州去做什麼?”

他正思索間,手下將士們紛紛在門外求見,徐誠忻哈哈一笑道:“這幫家夥,都等急了吧,進來吧!”

“大帥,京城來聖旨了?”

“大帥,聖上怎麼說?”

......

一幫人進了屋行禮都免了,直接打聽起來。好在徐誠忻平時不在意這些虛禮,倒也不以為意,隻是笑嘻嘻地看著眾人。劉武仗著跟他走得最近,催促道:“大帥,你就別賣關子,兄弟們都等急啦!”

徐誠忻順手從桌上抄起聖旨往他懷裏一塞,笑道:“自己看吧。”聖旨在別人眼裏是極其鄭重的,豈會輕易扔給別人看。不過在徐誠忻眼如同一封書信,大家都是兄弟,有什麼可小氣的。

大家一湧而上,擠著腦袋觀看起來。

“尼馬,總算可以打遼人啦,哈哈哈哈!”還沒看完,董統第一個跳起來大笑。眾人也是興奮不已,一副磨拳擦掌,建功立業的時機終於到了。

劉武是唯一一個把聖旨讀完的,讀完後略一沉吟,道:“大帥,我們在武州,杜將軍在薊州,估計沒錯的話此時他也接到聖旨了。杜將軍到上京的距離比我們短許多,如果我們同時出發,必須要落後於他們,這可如何是好?”

“我們為何不能落後於他?”徐誠忻道。

“聖旨上講了,先得上京者可封王,除了柴姓,這可是大宋曆代來的第一個異姓王啊。”劉武驚道。

眾人一聽還有這事,更是興奮,有幾個甚至建議大軍立即開拔,免得落於人後。

徐誠忻知道他們是為自己著想,當然主將封王做為部下也是十分有麵子的。可徐誠忻經晚晴與章惇點撥,十分清楚哲宗的脾氣,略一思索便明白其中的關係。待大家議論得差不多了才擺手道:“封不封王在我眼裏沒那麼重要,再說我與杜子騫本是兄弟,與你們的交情也不淺,不管誰被封王都不錯。”

“話雖如此,也應當努力爭取,也可以大大提升軍隊的士氣。”陳友直建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