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清官牛縣令(2 / 2)

“那這裏附近的縣呢,可有強人出沒?”劉武提醒道。

黃縣尉心中一動,道:“小人曾聞離此三百餘裏的東山、西山常有盜匪出沒。但這夥人經官兵圍剿已經老實了好一段時間,如今久居深山,以打獵為主,隻是偶爾出來劫個商戶而已。”

“三百餘裏,又久居深山......”徐誠忻沉吟道:“那強盜頭子說趕了好多路過來,這點倒是符合。隻是他們怎麼知道我們要經過這裏,而且認定我們帶著五十萬兩銀子。這必定是有人給了他們消息,而且這消息又是假的,看來他們也是被利用了。”

牛縣令他們聽了不甚明白,也不敢多話。徐誠忻看看也問不出什麼東西來了,便將這事放下不再提起,免得節外生枝。

既然是替皇帝巡視江南,總要問些政務,以督促地方勤政為民。

縣令的考核都有標準,神宗時期定下的“四最”一直通用。分別是:生齒之最、勸課之最、治事之最、養葬之最。講的就是民籍增益、進丁入老;農桑墾殖、水利興修;獄訟無冤、催科不擾;賑恤貧窮、屏除奸盜等等。這些事如果認真做起來,那是一年到頭忙得很。哪象電視裏演的縣太爺那樣,一天到晚晃晃悠悠沒事幹一般。

徐誠忻也是隨便問了幾句應付一下,那牛縣令卻當真了,一條一條開始彙報起來。從民生說到稅賦到河工到治安,講了一大筐子話。這些具體的東西徐誠忻又不是太懂,聽了一會兒大感無聊,便借口小解出來透透氣。

剛走到芧廁門口,聽得裏麵有兩人在聊天。

“和掌櫃,這回來的是哪路大員,牛縣令竟舍得到本店來擺酒?”

“聽說是京城來的大官,擺個酒還是小事,頭疼的還是送個什麼禮。這等人物東西差了還能看上眼?看樣子牛縣令又要過一陣苦日子了。”和掌櫃唏噓不已。

“也是,就上次那個什麼州府監當官來了一趟,害得牛縣令吃了三個月的白菜豆腐。和掌櫃,這次酒菜的錢他可付清了?”

和掌櫃斥道:“一桌酒菜而已,我能跟他計較這些?幹好你的活吧,別讓縣太爺丟臉就是啦,知道不!”

“行行行,那您蹲著,我先去幹活啦。”

門一推,迎頭碰到徐誠忻,微微一怔即笑了笑抬步要走。徐誠忻忙叫住:“這位兄弟等等,向你打聽個事。”

那夥計見他衣著不敢造次,隻得說:“客官有事請說吧。”

“你們的父母官牛縣令家裏很窮嗎?”

夥計猶豫了一下,道:“反正沒什麼餘錢,客官打聽這些做什麼?”

“噢,也就是閑著白打聽打聽。剛才不小心聽到你與掌櫃說起他,覺得挺奇怪的,堂堂縣令難道還會付不起酒水錢?”

夥計有些尷尬地說:“倒也並不是我們擔心他賒賬,隻是牛縣令用度一向比較緊,所以隨口問問。”又道:“客官在是沒其它事,小的就先走了,廚房裏還有活兒等著呢。”

“行,那你去忙吧。”

那夥計趕緊轉身走了,徐誠忻也聽出來了,看來這牛縣令還真是個少有的清官。別的不說,當了三年縣太爺,竟可以白菜豆腐度日,說明是個不貪的官。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貪官隻要跟百姓聊上幾句就一清二楚了。這樣的官絕不能讓他吃虧,打定注意徐誠忻又回到席間。

牛縣令見他回來,又想開始彙報。徐誠忻忙擺手叫停,說:“牛縣令的政績不錯,我大致也了解了些。這樣吧,你回頭將它們一件件寫下來,差人送到驛館。等我回到京城啟奏聖上,本官再推薦一番,必能得上聖上的重用,你看怎麼樣?”

牛縣令愣了愣,覺得這話太不可信了,但不敢表露出來,忙連聲稱謝。他嘴裏謝著,心裏卻在暗暗叫苦:這位徐大人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一會兒我送奏表過去還能空著手不成?這分明是在索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