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清官牛縣令(1 / 2)

割虹縣是個幾萬人口的小縣,因為官道從它附近通過,這幾年也漸漸繁榮起來。裏麵的商鋪客棧也越來越多,不過大多數都是南來北往的行腳商人,賺的是過路錢。

當地的縣令牛畋聽說京裏的大官今天要留宿本縣,早就命人將驛館打掃幹淨,飯菜、熱水等物準備停當。可左等右等眼瞅著天色慢慢黑下來了,還是不見欽差的儀仗出現。正著急呢,忽見一名衙役快馬來報。

“大人,出事了出事了!”

牛縣令被他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

“剛剛有幾個從北麵過來的商人來報,說欽差大人在大雁崗下被強人擋道,已經打起來了!”

“什麼!”牛縣令差點一屁股坐倒在地,欽差大人在他的地界碰到強盜他是罪責難逃。要是欽差再受點什麼傷,死幾個手下......他已經不敢再想下去了。

“快快快,備馬!黃縣尉,帶人帶人,速速前去營救欽差大人!”

眾人忙得一陣雞飛狗跳,牛縣令已經五十好幾的人了,奮力爬上馬背,還沒坐穩就一巴掌拍在馬屁股上。黃縣尉趕緊躍上馬背跟上,那十多個衙役可慘了,全靠兩條腿在後麵跑。

他們跑了還不到一刻鍾,隱隱看見前方有一隊人馬向這邊過來。欽差的儀仗本是很講究的,什麼回避、肅靜、官銜牌、鐵鏈之類牌子道具一整套,而且到了州縣以後還要鳴鑼開道。但徐誠忻一向討厭這一套,在後世曾經有個頗有來頭的首長來縣裏不知幹什麼。搞得全縣人民跟著受罪,所經道路全部清空,警車開道,嗚啦嗚啦出喪似的。

對此他是深惡痛絕啊,所以特別交待,把這些玩意全收了,別擾民。

牛縣令看著不甚有把握,隻得小心地上前詢問,這是哪位大人的隊仗。馬上有人回道,這是當今國舅爺,現任江南經略使、欽差徐誠忻徐大人的儀仗。牛縣令一聽趕緊下馬行禮,後麵黃縣尉帶著十幾個衙役紛紛效仿,呼拉拉跪了一大片。

徐誠忻本可以不用下車,吩咐一聲就行。但看到那牛縣令是個上了年紀老人家,剛才一頓緊跑頗有此狼狽,心裏過意不去,便走下車來。

“牛縣令不必多禮,請起請起。”

牛縣令心裏發虛,一時不敢動彈,說道:“下官聽說上差在大雁崗路遇強人滋擾,心中甚是惶恐。是以帶著縣內衙役前來相助,不想大人傾刻之間即已脫險,實是虎威難犯,讓人敬佩。做為本縣縣令治民無方,下官難辭其咎,請大人降罪。”

徐誠忻抬頭看看他後麵所帶的一眾衙役,不禁失笑。這十來個打雜一般的夥計能頂什麼用,看來這碧虹縣是真沒什麼家當的。但是剛剛遇上的強盜一來就是上百號人,要是他們來縣裏做案,靠這點人能行嘛!

心裏雖然有疑問,但現在不是細問的時候,那牛縣令還跪在地上擔心呢。便道:“牛縣令不必自責,這事說起來有些蹊蹺,也不能全怪你。你看時候也不早了,我們還是趕快上路吧。”

牛縣令這才驚覺,光忙著請罪,倒把上差給耽擱了。忙不迭地起身道:“是是是,下官糊塗了。驛館之內早已備好了酒菜為大人壓驚,待下官為您開道。”

一行人在牛縣令親自由引道,浩浩蕩蕩來到驛館安頓下來。徐誠忻本不喜官場應酬,但牛縣令心中有愧,服務得非常周到。待他們清洗完畢,便在縣城最好的一家酒樓開席,為欽差接風洗塵。

徐誠忻推辭不過,就穿上便服帶著劉武範斫便去赴宴了,作陪的除了牛縣令還有本縣的幾位主要官員。

酒席上牛縣令的話是中規中矩的,倒是那位姓馬的縣丞挺會說的,奉承話一套一套的聽著頗為順耳。聊了幾句套話,話題自然而然轉到那夥強盜和刺客身上。

“老牛啊,”徐誠忻的稱呼讓他受寵若驚,“你在這裏已經當了多久的縣令了,對這裏的情況有多了解?”

“稟大人,下官任縣令雖不足三年,但在此之前一直是本縣小吏。典吏、驛丞、主薄等職都曾有任,因此對本縣風土人情、鄉民裏郭還算了解。”

“哦,那不錯。”徐誠忻問道:“你這裏的治安怎麼樣,象今天這樣的剪徑毛賊平時多嗎?”

“從來沒有。”牛縣令斬釘截鐵地說:“聽大人說強人勢眾,足有上百餘人,那是聽都不曾聽說過的。本縣轄內最大的一起劫案也不過三、五人,後經黃縣尉稽查也已經破案。今天這事,下官也覺得想不通,真搞不懂這夥強人是從哪冒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