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謀略天下(上)(2 / 2)

徐誠忻想想也沒錯,如果什麼事都去插一手,不僅自己早晚要被活活累死,而且弄不好吃力不討好,遭人詬病。

“範大人公正廉潔、一身正氣,我與他在易州共事一月有餘,對他很是佩服。”

哲宗點點頭,道:“章相也多次向朕推薦他,朕是苦於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位置。這次和談範純仁功不可沒,或許他正擅長此道。朕打算讓他去和女真接洽,商談櫂場及易馬之事,你看如何?”

徐誠忻正擔心聖上派個自己搭不上關係的人去易州,那項鍾父子做起生意來可大為不便了。忙附和說:“範大人在與遼人和談時寸土必爭,唯大宋利益為重;又時常深入尋常百姓家中,了解民風民意,派他去再合適不過了。”

哲宗笑道:“你看,這事不就解決了嗎。你如有什麼不放心的,再去跟他說說。還有,你盡可說朕要用他,推薦之功還是你的,也好讓他對你心懷感激。”

徐誠忻一怔,心想:你這不是鼓勵我結黨營私嗎,這尼馬是什麼意思?這皇帝的心思怎麼比女人還難猜。

心裏有疑問,又不能問他,隻好對哲宗感謝一番:這麼替臣下考慮。

“這段時間報社的生意怎麼樣?”哲宗突然問道上。

徐誠忻知道他的意思,戶部早就沒銀子了。這次大婚,用掉一些,接下去賑災、與女真人易馬都要大量化銀子。哲宗估計也沒辦法了,才會厚著臉問他討銀子。

“報社現在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徐誠忻如實回答:“百姓們對報紙的新鮮感早就過了,光憑那些老招式吸引不了更多的顧客。”

“生意上的事朕不想多問,朕知道你是商道奇才。當初能用十萬銀子賺來二十萬,現在朕很缺銀子,你可有什麼辦法籌到銀子?”

“聖上需要多少銀子?”

“眼下的事,賑災至少一百萬兩,易馬的銀子你心裏有數,先頂過這兩件事再說吧。”

“前幾天我看過帳,晚晴那裏大約還有一百萬左右,這些銀子支撐軍器監造火器、鐵衛營還有些多。剩下的銀子我可以想辦法賺更多,方法與人手都已經想妥了。隻是這需要時間,這本來是為了對付與女真易馬用的。但賑災是一刻也不能等的,聖上能不能從別處挪用一下?”

“能挪的都用上了,前幾天勉強湊了五十萬兩,已經撥下去了。”哲宗說起來又氣憤,“堂堂大宋朝廷,竟已經窮成這樣,這些個衙門是怎麼辦的差!待朕忙過了這陣,定要好好查查他們,該殺的殺、該貶的貶,決不姑息!”

“懲腐掃貪這種事任何時候都不嫌多,不過眼前的賑災得想個辦法。”徐誠忻回想後世地震水災也是常有的事,每次都會來一次大規模的募捐活動,倒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便將這個辦法說與哲宗,請他定奪。

哲宗卻連連搖頭,道:“堂堂一國之君,開口向百姓討要銀子,豈不是成天大的笑話。朕寧可自己緊衣縮食,也決不做這等擾民之事。”

徐誠忻暗暗點頭,宋朝的皇帝雖說愛麵子,但的確是最惜民力的。

“陛下言之有理,此事的確有損朝廷威儀。不過從另一方麵講,其實這事也有好處,一來可以解燃眉之急,二來也可以乘機教化民眾與人為善之心,讓百姓們互相幫助增加凝聚力。不如這樣,”徐誠忻解釋道:“讓報社出麵,來一場民間募捐活動,朝廷到時再適當褒獎,必能事半功倍。”

哲宗猶豫了一會,最終還是心憂災民,勉強同意了。

“隻是所需銀兩數目巨大,朕擔心百姓們能不能捐出這麼多來。”

“先試試看吧,京城的豪門富賈多如牛毛,隻要他們肯出力,一百萬兩就不難湊齊了。”

“好,那就先試試。”

哲宗正想接著說下一件事,外麵有太監來報,說是章惇求見。哲宗笑著對王旭道:“來得正好,幹脆把範純仁也叫來,今天就讓他們把這些事給定下來,免得到時候再議。”

王旭領命而去。章惇進殿見過聖上,對徐誠忻笑道:“徐大人以後可要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