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老驥伏櫪,誌在千裏
2013年11月11日,“全球最具影響力50大商業思想家”(Thinkers50)榜單在英國倫敦發布。在該榜單12年的曆史中,首次出現了中國人的麵孔——聯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柳傳誌和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
Thinkers50創辦於2001年,是一個兩年一度的國際性評選,被譽為“商業思想界的奧斯卡”,曾經入選Thinkers50的獲獎者不僅有商業思想界殿堂級的人物,如“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競爭戰略之父”波特、顛覆創新大師克裏斯坦森、管理大師大前研一、管理學大師柯林斯、藍海戰略思想創始人金偉燦,還有享譽世界的著名企業家,如“世界第一CEO”韋爾奇、微軟創始人蓋茨、蘋果創始人喬布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等,其每屆的評選活動都受到國外頂尖財經媒體的爭相報道。
柳傳誌位列此次榜單第31位,他被選入榜單的理由是:他是中國呼聲最高、排名最前的思想家,也是計算機巨頭聯想集團的創始人。他用不到30年時間,打造出世界第一大PC廠商,而其領導的聯想控股也已成為橫跨多個行業的大型綜合企業。更為重要的是,他通過實戰總結出的一整套管理思想,不僅在聯想自身成長中發揮了關鍵作用,而且也對中國企業的轉型和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進而獲得了世界諸多知名機構的關注。
得此殊榮,被譽為“中國IT教父”“中國企業家教父”的柳傳誌可謂當之無愧。
30年企業史,英雄輩出,柳傳誌貫穿始終,是公認的“教父”。因為他帶出了中國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500強企業,因為他在29年的企業家生涯中渡過了無數讓同輩人折戟的激流險灘,因為他總結出那些朗朗上口廣為傳播的管理箴言。
1984年被稱為中國的“公司元年”,聯想、海爾、萬科、科龍、健力寶、巨人、南德等一大批日後呼風喚雨的公司都在這一年創建。40歲的柳傳誌拿著中科院劃撥的20萬元,帶領中科院計算所的10名工作人員創辦了聯想公司,他當時最大願望僅僅是做IBM的代理商,可惜都未能如願。但20年後,柳傳誌帶領的聯想以30億美元的規模收購了IBM120億美元規模的PC業務,這場“蛇吞象”的跨國並購震驚了世界,讓聯想一舉躋身世界500強,也開啟了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先河。2013年,聯想的PC占有率已經超越美國的戴爾,居世界第一。此外,聯想控股已經深涉15個不同業務板塊,不僅有傳統的PC製造,並且在現代農業、金融服務業領域也多有布局。這一切都證明:聯想已經成為中國人最為驕傲的民族品牌。
那些當年和聯想一起創立,甚至比聯想風光百倍的公司,大多都在市場的風浪中漸漸消失,那些擊垮它們的暗礁明堡有:產權問題、政商關係、守法與違規、技術與貿易、激進擴張與穩健經營、多元化與專業化、人事鬥爭與接班人選擇問題……而柳傳誌卻帶領聯想一一避開了這些暗礁,簡單明了又充滿智慧的柳氏管理語錄開始流傳: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成本控製就是毛巾裏擰水;我不在改革中做犧牲品,改革不了趕快脫險;永遠隻做力所能及又有利可圖的事情;退卻比進攻更需要勇氣……
麵對日漸輝煌的聯想,柳傳誌又選擇了急流勇退,早在54歲的時候,他就已經選好了接班人。2000年,他更是把聯想一拆為二,分別交給35歲的楊元慶和37歲的郭為,自己退居董事長。2004年年底完成對IBM PC業務的並購後,他更是將聯想集團董事長的位置讓給了楊元慶,自己轉任聯想控股公司總裁,去開辟投資和地產等全新的業務。即便2009年再次出山挽救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危機四伏的聯想,也是在2011年將聯想扭虧為盈後立即卸任,將聯想集團徹底交給了楊元慶。2012年,柳傳誌又將聯想控股公司總裁的位置交給了朱立南,隻是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
“老驥伏櫪,雖未歇於壯心;逆風撐船,終不離於舊處。”陸遊的這幾句詩或許最能描繪柳傳誌此時的心境。如今近70歲的柳傳誌仍然步伐矯健、精神矍鑠,歲月在他的臉上鐫刻下痕跡,卻從未磨滅他對聯想夢的執著追求:“我的計劃是,退休之前能讓聯想控股實現整體上市。”
其實,柳傳誌還有一個更大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將自己多年的管理經驗成功複製到其他企業身上,在成就別的企業的同時,將自己變成一個成功的投資家。在他看來,聯想很多成功的管理經驗是可以複製的,例如“聯想賴以成功的‘屋頂圖’,房頂那部分(采購、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每個企業、每個行業都是不同的,但是底下的基礎(機製、體製、管理理念、方法論)是一樣的。”
或許,讀完本書,你將從中獲得柳傳誌傳授的經驗與智慧,打造出下一個聯想,你或許也將成為下一個柳傳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