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
人才培養和人才引進都需要一定成本,人才是自己培養合適還是外部引進合適,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人才需要和外部人才供給狀況,權衡培養人才與引進人才的成本與收益,作出最有利的選擇。內部缺乏而外部供給充分的,從外部引進;外部引進成本較高,而內部有可造之材的,則進行內部培養。通過人才培養與人才引進相結合,實現人才獲得的成本優勢。
在人才培養上,要考慮培養目標要求與培養費用、培養時間,選擇最佳培養途徑和方式。注意在工作使用中培養人才,注意充分利用內部資源如高層次人才、骨幹員工等來培訓其他員工,使員工之間互幫、互教、互學,知識共享,建立學習型組織。或以內部學習培養為基礎,再適當借助外部培訓,內外結合,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的低成本高效益。
8.選擇適合的招聘方式
要根據招聘人才類型、層次、時間等情況,選擇經濟適用的招聘途徑和方式。如招聘一般人員在報刊和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即可。要探索開展聯合集中招聘、擴大招聘規模、提高招聘成功率等降低招聘成本的辦法。企業還可以采取一些不通過人才中介的方式招聘人才,如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布招聘信息,在某類人才經常交流的網站頻道裏以貼帖子的方式發布招聘信息,鼓勵自己的員工向企業推薦人才,直接與高校聯係招聘人才等,可以大大降低人才招聘成本。人才招聘成本還與人才招聘效益緊密相連,在選擇人才招聘方式時不能單純考慮一次性的招聘成本,還要考慮人才招聘方式的有效性,要綜合考慮人才招聘成本,高質量、高效率的招聘雖然一次性成本較高,如通過獵頭公司,可能一次性成本較高,但比多次招聘也招聘不到合適人才的招聘方式綜合成本要低。
9.增強激勵有效性
有競爭力的薪酬無疑是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有效方法。“一項研究估計,工資增長10%,在所有其他工作特征不變的情況下,辭職率將減少3%”。但提高薪酬水平又會增加人才成本。如何既節約成本又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和激勵性?要增強激勵方式的多樣性、靈活性、針對性,通過一些不需要增加成本的報酬方式滿足員工多方麵的需要。如國外推行的全麵報酬體係,由薪酬、福利、工作體驗三部分構成,其中薪酬包括工資、津貼補貼、期權等;福利包括住房補助、醫療保險、帶薪休假等;工作體驗是滿足員工的內在需求,包括認可、感激與賞識,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企業文化,員工發展機會工作環境等。激勵方式的多樣性,有利於以較低的成本達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目的,降低人才的流失率。要根據激勵對象特點和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激勵方式和激勵時機,增強激勵作用,提高激勵效益。要盡量減少激勵性弱的成本開支。要權衡各類吸引和留住人才方式的成本及有效性。我們常說“一定的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其中感情留人成本最低,事業留人成本次之,而待遇留人則需要較高的成本。感情留人,事業留人,都與人才使用有關,可以稱之為使用性留人,即關心人、重用人,使人能盡其才。物質文化生活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在保障了基本的生活條件之後,對人才最有吸引力的是給人才一個能夠很好地工作、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的環境。在各種留人方式中,使用性留人成本最低,而激勵性最強。我們要高度重視用好人才,這是我們培養和引進人才的目的,也是我們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
10.綜合考慮人才成本
降低人才成本,獲得人才成本優勢,不僅要注意影響人才成本的各項因素,還要注意各因素之間的關係,全麵地係統地綜合考慮成本問題,而不能簡單、孤立地考慮單項成本。有時提高一項活動的成本可能降低另一項活動的成本,如聘用高素質人才,雖然工資高,人才使用成本高,但不需要進行培訓,可以降低培訓成本,而且還可能創造高於幾個一般人才的工作效益,因而降低總體人才成本;提高人才待遇,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增加了人才使用成本,但也降低人才流失率,從而減少了人才招聘和培訓成本。“盡管德爾塔航空公司對單個雇員支付的工資很高,但是它的總勞動力成本卻比許多競爭對手要低得多,這是因為,它們對人員的使用是高效的”。因此,降低人才成本不能簡單化,不能簡單追求降低人才成本,有的成本需要降低,有的成本則需要增加,有的成本的增加有利於總體成本的降低。要明確成本因素之間相互作用的關係,對各成本因素權衡取舍,實現人才資源成本結構的最優化,從而獲得人才競爭的總體成本優勢。
11.提高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水平
降低人才成本,獲得人才成本優勢,根本途徑在於提高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水平。如增強人才招聘、選拔、使用、培訓、考核、激勵等的科學性,通過提高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效率來降低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成本;加強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市場調查,增強人才招聘、培訓、薪酬等的針對性,使之既具有足夠的外部競爭力,又減少盲目的不必要開支;增強人才招聘、培訓、考核等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活動的計劃性,根據單位總體發展需要科學製定人才規劃,在單位內部和一個時期內(如一年)統籌規劃和安排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各項工作,使各部門、各時期分散的人才招聘、培訓、考核等活動盡量能統一集中進行,從而減少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活動的次數,提高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活動的規模效益,提高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資源(專家、中介、培訓設施等)的利用率,降低人才開發與管理的單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