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做順豐為了什麼1
第一章 如何讓數萬物流大軍工作有尊嚴
前一陣子,一條很火的帖子在網上被瘋狂轉載,說有人用順豐快遞寄一個價值幾千塊錢的貴重物品,那人對著快遞員千叮嚀萬囑咐,結果快遞員說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人都啞口無言:“我一個月1萬多塊錢的工資,怎麼會因為幾千塊錢的東西丟掉這份工作?”
在順豐,珍視自己工作的快遞員不止他一個。讓公司成為最值得信賴和尊敬的速運公司,讓每個員工有一份自己滿意和自豪的工作就是王衛給順豐定下的企業願景。順豐成為讓人尊敬的企業,順豐人也才會變得讓人尊敬,工作做得有尊嚴。這是王衛給員工最大的獎勵,也是讓順豐團隊有凝聚力的最好辦法。
在順豐公司論壇裏記錄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在進入順豐第六年時,成了一位孕媽媽。由於愛人在外地工作,女孩生命中最重要的時刻隻有肚子裏的寶寶與她做。也許是身體素質不好,也許是營養上的不足,女孩的眼睛出現了嚴重的炎症,每天都要到醫院打抗生素,但是情況越來越糟糕,女孩被懷孕和眼疾折磨得疲憊不堪。
就在女孩焦頭爛額之際,公司的同事們得知了女孩的情況,便輪流擔負起照顧她的責任。工作上,盡力幫她分擔,保證女孩的身體不疲勞;生活上,為了避免女孩一個人胡思亂想,住得近的同事就經常拉她去家裏做客。到產檢的時間了,同事們不放心,就陪著她,拿著單子在各個樓層跑來跑去;生完孩子回家靜養的時候,她老公沒趕來,領導和同事們卻提著營養品登門了。
對這個女孩來說,在順豐,她不僅得到一份工作,還收獲了一群至親的家人。她在論壇裏寫下了自己最想說的一句話:加入順豐,真好!
為了拉近員工與管理者的距離,一向不願談私事的王衛甚至在內部刊物上講起了自己的經曆,以期能引起一線快遞員內心的共鳴。在文章中王衛說:“我覺得我算是比較幸運的,在合適的時間進入合適的行業,而與此同時,自己之前的經曆和鍛煉培養出來的素質能力又恰好是與這個發展需要相匹配的。舉個例子,我很小的時候從內地去香港,之後從事快遞行業又從香港回到內地,等我22歲創辦順豐的時候,已經經曆了很多事,而且這些人生經曆是其他人很難具備的。
“我是內地出生,會講普通話,也了解內地的文化,可以和員工很好地溝通,同時,由於我在香港長大,又能夠學習了解西方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小的時候我家裏的環境比較艱苦,但正是這種艱苦的環境。後來我進到一些家族企業工作,看到很多家族人員之間鉤心鬥角的情況,有時候連我這個無辜的人也被牽連進去,所以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對那種溜須拍馬,拉關係的行為特別痛恨。
“上述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在成長道路上種下的良性基因。這些基因,你說是偶然的,還是必然的?從我40多年的人生經驗來看,所謂偶然也是必然的。一直以來,我不覺得自己的哪些地方比別人強,強在判斷力?強在聰明才智?強在眼光超前,選中了物流行業?都不是,能夠成就今天的事業,隻不過在於之前的積累和自己的勤奮。所以態度很重要。”王衛的這一番真誠的話讓十幾萬員工感到自己的老板的親切,在這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員工,彼此間一定有很好的凝聚力和合作能力。他們能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懂得團結與合作對團隊的重要性。“永遠尊重人,信賴團隊的力量”,這是王衛寫給順豐的其中一條核心價值觀。
尊重的需要是人的較高層次的需要,在團隊管理中,人人都需要受到別人的尊重。許多團隊的管理者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對成員不夠關心。如果平時不關懷、尊重團隊成員,處處以命令的方式讓他們做事,團隊成員肯定會心有不甘,產生抵觸情緒,甚至離開團隊。而重視團隊成員,平時多關心他們,重視他們的表現,聽聽他們的心聲,采納他們好的意見,他們就會自動自發地參與團隊的各項工作,積極配合其他人來完成任務,公司上下就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
凝聚力也能夠讓員工對工作產生責任感,意識到自己對團隊建設需盡的職責,並樂於為團隊的發展盡職盡責。在順豐,客服呼叫中心是除了快遞員之外最直接與客戶接觸的部門,他們的工作量很大,每年的最後3個月都是最忙的時候。這時候,人力資源、行政、客服等部門都會參與到協助呼叫中心的工作中來,經理、主管也不例外。忙碌讓他們疲憊,也讓整個團隊更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金融危機的時候,全球的企業都在裁員,中國的員工也麵臨著下崗或者減薪的問題。但是王衛一直和員工站在一起,為他們加油鼓勁,他非但沒有裁掉一個人,還在年終時給每個人發了一大份年貨。員工們都說,他們在順豐工作很自豪,因為公司處處都在為員工考慮,老板時時掛念著員工。
讓員工為自己的公司自豪,並且在工作中獲得尊嚴,這是一個企業能夠留住員工的最好辦法,也是王衛給順豐百萬大軍最好的獎勵。
第二章 絕不做機器人的集合體
曾有一名順豐快遞員吐露心聲說,自己就算腿累得沒了知覺也要快步走路,冒著被交警抓到的危險也要快點開車,包裹沉得壓彎了腰也要一口氣爬上樓,遇到再胡攪蠻纏的客戶也要挺住。所有這些他都不怕,唯獨就怕自己沒有做好快遞工作,因為出一個有問題的快件、被投訴幾次他就得卷鋪蓋走人。雖然這種說法多少有些戲謔的成分,但從中我們不難看出順豐對快遞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
在順豐,有一樣和工資考核製度具有同樣高級別保密要求的東西,就是《員工手冊》,裏麵記錄著順豐的企業精神和文化,而對於員工來說,他們最關注的是行政條例和扣分製度。每年每個人有一定數目的積分,一旦犯了手冊上的錯誤,就會被扣分,扣到零分就會被開除。比如,填錯表格扣10分,留指甲扣4分等。
雖說一條條明文規定的條例將順豐快遞員變成了機器人,但其實這並不是王衛本意。
有一年,兩個順豐運貨司機像平常一樣到網點送貨,沒想到途中遇上車禍,車子翻成肚皮朝天,倆人身上也多處受重傷。事故現場的好心人幫忙叫來了救護車,沒想到兩名運貨司機怎麼也不肯上車,非要等到公司派來救援車,親自把自己這一車快件完整地送到救援車上才肯放心。在年終表彰大會上,這兩名司機被評為優秀員工,不過王衛表彰完他們後說了這樣一句話:“在順豐快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將生命作為代價,我不希望你們這麼幹。”
從這句話我們能看出,王衛希望順豐培養出的員工不僅是按照標準流程操作大型機器、開辟快遞渠道或者寄件的機器人,而是成為他的精神合作者。
眾所周知,快遞員的學曆水平等在社會行業中處於較低的位置,為此王衛出版了順豐內刊,定期發表文章,豐富員工的頭腦。王衛曾經在順豐內刊上發表文章,分享一些自己的做人做事之道,文章裏寫道:“首先是積極進取的思考方式。其實每件事情的發生都是有前因後果的,用佛家的話來說,這一切都是如因果在進行。我們今天的一切,其實都是由以前發生的事情所決定的。就好比一天,你在酒店突然醒過來,你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裏,那是因為你忘記了你的昨天、前天、大前天……所以命運沒有無端的安排,隻是你丟失了一段記憶。在命運的安排下,沒有無端發生的事情,而唯一能改變這個進程的,就是人類的思考方式。這也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點——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