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此,與iPhone的“早期使用者”的用戶群不同,Android的用戶會選擇更便宜、更容易買到的Apple產品的替代品。許多購買Android的人都已接受“更智能的智能手機”理念,他們被iPhone所吸引,但並未渴望到出手購買的地步。
最終,我們可能會看到Android用戶能夠學會更充分地使用自己的手機,而且隨著Android的發展,那些“早期使用者”可能會有一些放棄iPhone轉而使用Android。但目前,Android的成功似乎在於成為一種替代選擇,借以贏得那些已選擇不購買iPhone的用戶。
Android or iPhone,誰能奪得消費者芳心?
當我們對iPhone用戶進行定性訪問時,許多人都覺得這款產品為他們帶來了福音。
“我曾置身於黑暗之中,但現在,看到了光明!”一位男性iPhone用戶說。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定性研究階段訪問的一些Android用戶表示,如果有適用於他們所用的網絡製式的iPhone手機的話,他們極有可能倒戈轉向iPhone。而且,他們更多提到的是自己的Android手機,而未具體提到摩托羅拉、HTC或三星等品牌,這說明與這些手機製造商品牌的聯係較薄弱。
“如果iPhone可以在Verizon上使用的話,我100%會選擇使用iPhone。它遠勝於黑莓,而且比我目前用的HTC手機更容易上手。”一位男性Android用戶說。
不管怎樣,4個月過去了,市場正在發生變化。Apple公司的問題無關痛癢,我們訪問的iPhone用戶並未因與iPhone4天線有關的負麵報道而抓狂(他們要麼覺得宣傳吹毛求疵,或者Apple公司樹大招風,他們認為Apple公司對天線問題的處理妥善得當,轉而指責AT&T糟糕的接收效果)。相反,隨著消費者對Android手機的應用越來越熟悉,加之手機不斷改進,手機的特征和功能更受關注,而品牌則不太被重視。
根據我們的定性研究成果,iPhone的使用體驗為其贏得了很高的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因而具有相當的品牌優勢。
然而,不同於高端的用戶人群,普通的大眾消費者有不同的反應。我們的定量數據表明,如果所有運營商都支持Android和iOS,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Android,Android用戶正逐漸對Google操作係統顯現出更強烈的偏好。
有趣的是,約一半消費者並未對Android或iPhone表現出強烈偏好。這些潛在的用戶可能涉“市”不深,或者與目前使用的智能手機係統並沒有很強的“黏性”,這對於大眾市場的操作係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空間,甚至其他手機操作係統(特別是微軟、塞班和RIM)還有卷土重來的機會。
花落誰家:iPhone或Android?
iPhone通過提升移動技術的易用性、趣味性和與消費者的相關性,為消費者提供了革命性的使用體驗。Apple公司把“更智能的智能手機”概念提高到更高的水準,喚醒了更多的受眾,而不僅是其一家手機生產商的用戶。
Android在產品特征、功能和應用方麵迅速引起關注。Android設備的開放性和定製化潛力不久後將會與iPhone軟件更新的連貫性和使用的便捷性相媲美。此外,對於廣大的消費者而言,他們可以使用相對便宜而且多樣性選擇的手機,借助Android係統豐富他們的移動體驗。
所以,Android產品要想成為“iPhone殺手”不太可能,但就目前來講,這並非最大的問題。市場上將四處充斥著Android產品,而且通過與iPhone的競爭,它們會迅速超越其他競爭對手,成為iPhone的替代選擇。
與其說是擊敗iPhone,倒不如說Android正在擊敗其他競爭對手,這將使得美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快速增長。這是好消息嗎?在Android和iPhone雙雄爭霸的過程中,最終的贏家是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