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看到,奧運會之後是品牌營銷的關鍵時期。奧運會後,自信、自強的體育精神會給民眾的生活習慣帶來很大影響,全民健身的觀念會更廣泛、更深入地植入民眾心中。大眾將更注重健康、休閑的生活方式,這些改變對運動品牌和市場都會起到莫大的利好作用。
奧運會是一個事件、一個平台,對企業來說,無論使出什麼營銷奇招,消費者仍是核心,奧運營銷隻是通過各種形式將品牌擺上平台展示,樹立並鞏固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的位置。“企業不會針對奧運會做很大的資源調整和戰略準備,”胡立仲說,“不能以賭一把的心態去進行品牌營銷,持續地鞏固和發展品牌影響力才是保證品牌曆久彌新的動力。”
鞏固具有先天優勢的籃球市場是匹克加強品牌影響力的縱向策略,橫向發展品牌延展性則是不局限於成為籃球裝備第一品牌。在企業“品牌係列化、產品專業化”的宗旨下,匹克生產的產品覆蓋各類運動,除了籃球鞋,還包括其他專用運動鞋、戶外運動鞋、休閑鞋,服裝也涵蓋各類運動,形成以籃球為主導、其他運動項目全麵開花、品牌攻守兼備的發展格局。
匹克已經涉足排球、足球、自行車等大眾喜愛的體育項目,並正式進軍運動護理市場,作為對原有產品線的補充。在這場長時間的品牌博弈中,要成為一流的體育運動品牌,就不能僅僅為籃球愛好者服務,還要為更多的體育愛好者服務。品牌發展是一項係統、長遠的戰略部署,奧運營銷隻是重要手段之一,甚至隻是一個開始。
匹克認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中國運動行業將迎來整合期,經過一番洗牌,中國運動品牌市場將走向成熟。預計在2008年上市的匹克,與對手的競爭也將會從短兵相接的產品、營銷、管理等戰術性競爭過渡到資本運營的戰略性競爭。
如何抓住奧運商機?
文/肖明超
【標簽】奧運 營銷 讚助 合作夥伴 戰略
2008年北京奧運會不僅帶來了體育運動的廣闊舞台,同時也為那些渴望通過奧運會實現更大的品牌影響力的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大舞台。在這個舞台上,一些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了奧運會的合作夥伴、讚助商、供應商,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日益臨近,新一輪的奧運營銷正在全麵展開。
事實上,成為奧運會合作夥伴隻是贏得了奧運營銷的入場券,讚助商獲得讚助權之後,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投入資源去挖掘讚助權所包含的潛力,將自己所能獲得的價值最大化。
有備而來才有突破
對於奧運營銷來說,遠見和前瞻性非常重要。企業為什麼要讚助奧運?讚助之後怎麼從事奧運營銷?這些都是需要考慮清楚的。因此,企業讚助奧運,不能僅僅將其當作企業品牌傳播的一個戰術策略,而是要當成一個戰略來抓。既然是戰略,就需要在讚助之前對於品牌的現狀、讚助奧運需要實現的目標、獲得讚助權益之後的行動計劃等做出詳細的規劃。隻有做好奧運戰略規劃,企業才能夠在贏得權益之後從容不迫地實施奧運營銷戰略,最大化的利用奧運會這一傳播平台。
奧運營銷耗費企業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因此,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科學評估奧運的商業價值,對於抓住奧運營銷的精髓和製定奧運營銷戰略具有重大意義。青島啤酒為借助奧運開展體育營銷,準備了兩年時間,並對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進行全麵分析,最後把“用我們的激情,釀造出消費者喜好的啤酒,為生活創造快樂”作為青島啤酒的新使命,同時製定了一係列營銷計劃。成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讚助商的當天,青島啤酒在國內各大媒體刊發了青島啤酒牽手北京奧組委的廣告,而電視廣告也適時嵌入了奧運標識和北京奧運會的中國印,很多戶外廣告也有青島啤酒的身影。反觀同樣是北京奧運會讚助商的燕京啤酒,除了簽約儀式的消息見諸報章外,鮮見其他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