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夜鶯在草原上縱聲歌唱(3 / 3)

“阿肯彈唱會誰都可以上台嗎?比如男女老幼?”我又問。

“是啊,草原上的阿肯不分男女老幼,人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學習贏得認可,彈唱會也是自由參加,各盡其能。”

比賽正在緊鑼密鼓,我不敢再耽誤娜依的練習了,就謝了她,走出後方。在離人群稍遠的草地上,一對對阿肯在輕輕彈著。不遠處的草坡上坐著一位高瘦的哈薩克漢子,我上前去跟他握手,請教了他的姓名,他告訴我他叫阿爾別克,今天是他第一次參加比賽,旁邊還有兩位他的夥伴。盡管同伴不停地跟他說話,他看起來還是有些緊張。他輕輕彈唱著,聲音渾厚,但唱幾句就有點卡殼。阿爾別克今年23歲,來自鞏留縣吉爾尕郎鄉。聽他同伴說,盡管阿爾別克成為阿肯已經差不多五年了,但這一天庫爾德寧高手如雲,現場安排對唱的阿肯剛才個個表演出色,這更令他緊張。

這時,一位哈薩克朋友走過來,他對阿爾別克說了一通,我問身邊會漢語的哈薩克兄弟,他們告訴我,這位哈薩克朋友叫阿爾別克別緊張,他說了,阿肯是天生的,就像詩人一樣,靠的是天賦,還有平時的積累,更要看現場的發揮,觀眾的掌聲就是最好的打分標準。他還說了,我們認為阿爾別克本身就具備做阿肯的天賦。這個人一直在快速地說著,大約因為看我在一側聽得認真,就問我是幹什麼的,我正好想向他請教,就將情況說了,我說自己是來這裏采風的,要說我是作家也對吧,因為我就是新疆作協的會員。他就大聲說:“原來你是一名作家啊,歡迎歡迎!”然後他作自我介紹,名字叫比拉力,是一名鄉幹部。負責推薦村子裏的阿肯的。他問我:“剛才我說的話對不對,詩人作家?”我驚訝於他作為一名鄉幹部,剛才說的話實在屬於真知灼見,趕緊連連點頭:“你說得好,成為一名阿肯或者詩人是要天賦,但我想作為表演藝術家之一的阿肯更要看平時的訓練,還要看現場發揮,就像那些歌星,不同時期上台表演會有不同的成績,那就是臨場發揮的緣故,而臨場發揮一定要自信,不能慌張”。聽到這裏,阿爾別克的麵部表情稍稍放鬆了點。

在一邊閑聊的時候,比拉力又向我介紹說,阿肯與詩人又有區別,既能即興創作,又能自彈自唱,兼具了詩人和歌手的雙重才能。“優秀的阿肯可以把人們的喜怒哀樂融入彈唱,有的唱段還廣為傳唱。在我們部落裏,許多歌曲就是阿肯們先唱出來的,很有意義,有的很有趣,也非常好聽。”他說。

是啊,我讚同這名哈薩克族鄉幹部說的話,語言隻是一種形式,可以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是他們彈奏的旋律能夠打動我們的心,聽了他們利用音樂的藝術表現出來的樂觀、智慧、熱情,就是一種享受。音樂藝術可以超越語言界線,即使在不同的地域和族群中也能找到共鳴,並因此而廣泛流傳。

伊犁草原上,哈薩克族的文化正是由阿肯們傳唱著,才得以代代留存下來。因此,哈薩克族把阿肯視為民族文化的代言人,一直給予了長輩般的尊敬和智者般的仰慕。

那天的彈唱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我聽比拉力說,那次彈唱會共有40名民間藝人參加選拔。比賽結束後,共選拔出了10名優秀選手,幸運的是,娜依名列其中,還有庫麗曼。她們後來參加了8月份在阿勒泰舉辦的第15屆阿肯彈唱決賽。

後來的幾年,我在庫爾德寧草原上又欣賞過兩次阿肯彈唱,這種樸素但又絕不簡單的活動蘊藏著多麼珍貴的東西啊,它讓我堅信,如果真的想在草原上發現一些什麼珍寶,就必須在草原上走走,並且和草原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