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地委暗戰2
麵對地區行署專員鍾信才代表的本土派鍾係地強烈反對,地委委員、地委組織部部長劉文龍早有預料。他作為地委書記汪勝天一手提拔起來的幹部,也是汪勝天在地委委員中唯一的嫡係,毫無疑問,每次地委委員會他都是汪係衝鋒陷陣的頭號幹將,有一種舍我其誰的氣勢。
1983年汪勝天由沔州縣委書記升任古州地委副書記,剛好遇上古州地委關於成立政策研究室的大討論。汪勝天大力支持時任地委章書記的‘加快成立政策研究室方案’,使得方案能夠順利通過。
事後,地委章書記指示由汪勝天全力負責政策研究室的成立工作。為了盡快能讓政策研究室工作開展起來,汪勝天特別從沔州縣抽調嫡係毛華江任地委辦副主任兼政策研究室主任。可是由於體製原因,政策研究室工作一直是不溫不火,這也是汪勝天的一塊心病。
上個星期接到毛華江的‘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汪勝天眼前一亮,感歎到時機已經成熟,政策研究室改革勢在必行,古州地區將會走在全國改革的前列。並馬上召集組織部部長劉文龍討論方案的可行性,以及商討在地委委員會上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果不其然,地委委員會上‘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一開始就遇到了極大阻力。
劉文龍環顧四周,有條不絮地翻開‘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然後用充滿磁性地聲音說道:“地委辦政策研究室是地區新成立的科室,是一個在黨的新政策和大方向下為地委提供參謀的智囊機構;楚億同誌和燕芬同誌都說的有一定道理,政策研究室不能隻提條件,不辦實事。”
劉文龍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繼續講道:“但政策研究室如何才能辦實事,也就是說如何才能做好地委的參謀和智囊,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政策研究室的這個改革方案我看了五遍,每看一遍我就深深體會到政策研究室工作的難度和深度;要想政策研究室能真正起到地委參謀和智囊的作用,這個改革方案中所提到的問題,地委就必需幫忙解決,我個人堅決支持這個改革方案。”
劉文龍第一個表明態度支持‘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這也是本土派鍾係意料之中的事。在地委委員會上,劉文龍一直都是地委書記汪勝天的馬前卒。
鄧天仔細地觀察到,劉文龍的講話結束後,行署專員鍾信才仍不動聲色,依然在慢慢品味他的極品鐵觀音;而汪書記從會議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在看‘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好像剛才會議中的反對意見和讚同意見和他沒關係一樣。
地委委員會陷入沉寂,沒有人再發言,大家都低頭看著‘政策研究室改革方案’,正當劉文龍準備將求救的信號向汪書記發出時,這時耳邊響起了地委副書記韋炎明的聲音。
韋炎明是分管黨群組織的地委副書記,在地委排名中僅次於地委書記汪勝天和行署專員鍾信才,是古州地委的實權三號人物。韋炎明原本屬於前任地委章書記代表的章係空降派。章書記在年前升任省紀委書記後,韋炎明基本上接手了章書記代表的章係空降派衣缽。
幾次地委委員會上韋炎明都很少表態,除非是在關鍵時刻才會對其中一派雪中送炭,反過來說是對另一派趁火打劫。這或許是韋炎明的為官之道,隻會雪中送炭,不願錦上添花。不過出人意料的是今天戰火才剛剛開始,韋炎明就要表態,這是什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