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那些‘市’
先講一則笑話,話說有一年,共和國組建市長觀光團去某國考察市政建設,當某國接待人員拿起代表團名單時犯了傻,他們不知道怎麼安排。
名單上顯示代表團團長是一位市長助理,代表團常務副團長是一名副市長,代表團副團長是一名常務副市長,而代表團成員卻全部是市長,共有十位市長是代表團成員。
接待方就搞不明白,為何在一個官本位的國家,市長助理是代表團團長,市長卻隻是代表團成員?他們以為是否是名單有錯,可是從現場的氛圍來看,這一群市長對這位市長助理卻恭恭敬敬,很明顯,這位市長助理比這一群市長的官大。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某國的接待方從始至終都沒有搞明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鄧天要在這裏說的是,不要說外國人搞不明白共和國的這些‘市’,就連共和國的官場人士也不一定搞得清楚共和國的這些‘市’。
各位讀者,那就聽鄧天來給大家將共和國的那些‘市’來好好研究一番,保證八成的人會從中學到不少知識!
先來說共和國到底有多少個級別的市?
鄧天可以明確地告訴大家:目前共和國一共有五個不同級別的市(不是市長,是說的行政區域,先搞清楚行政區域,等會在來分析市長級別),那麼是哪五個不同級別的市呢?
那麼由鄧天來從最高級的市到最低級別的市一一道來:直轄市(正省部級)、副省部級市(包括計劃單列市,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級別都為副省部級)、地級市(這個是最多的,真正意義上的市,正廳級)、省轄市(由省直接管轄的非地級市,是副廳級,這個稍有爭議,因為省轄市的四大正職是副廳,其它的職位是按縣級市來配置級別的,不過,省轄市的副職很多高配為上一級)、縣級市(正處級,這是僅次於地級市,第二多的市),這就是共和國的目前存在的五個不同級別的市。
另外說點題外話,據說十八*大新上任的國家*領*導人準備推進鎮改市,也就是有可能出現鎮級市(聽說按副處級配置),如果真這樣,共和國的市的級別將會越來越多,不要說外國人被搞糊塗了,就連身為‘市長’的人,以後也有可能被搞糊塗啊,共和國的官本位意識看來一時半會改不了。
上麵詳細地解說了共和國目前存在的五個級別不同的市,相信大家,對文中開頭的笑話是什麼意思應該略有了解了吧。
那個職務為市長助理的代表團團長其實是直轄市的市長助理(這個職位可能是正廳級也可能是副部級,副部會括號注明);
那個職務為副市長的代表團常務副團長是副省級城市的副市長(級別為正廳級);
那個職務為常務副市長的代表團副團長是地級市的常務副市長(級別為副廳級);
那麼十位職務為市長的代表團成員是什麼市的市長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了,他們是縣級市的市長(正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