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健康媽媽懷孕第十月1
一、妊娠知識
預產期計算方法
足月分娩的時間
正常情況下,妊娠時間為10個月,一個月為28天,共280天,從末月經開始向後計算40周,這段時間就是預產期。由於月經周期、排卵時間,以及影響胎兒成熟及娩出的因素較複雜,因此在分娩的時間上存在著個體差異。
足月分娩是指孕37周(259天)至42周內的分娩。在這期間分娩的都是足月兒實際上在預產期當天分娩的隻占5%~12%;有70%左右在37周至42周內分娩;有10%左右超過42周分娩,為過期妊娠;有5%~7%不足37周259天為早產。
月經規律者預產期的算法
末次月經月份減3或加9(月份小於3時),天數加7。例如末次月經為1994年3月10日,月數加9,日數加7,預產期為1994年12月17日。用農曆計算,則月份減3或加9,天數加15。若月經周期為25天,預產期為在原有天數上相應減5;若月經周期為40天,則預產期為在原有天數上加10。
月經不規律或忘記末次月經時間者的算法
借助早孕反應、胎動出現時間及有關檢查估算預產期。妊娠期為280天,28天為一個妊娠月。一般早孕反應在孕6~7周出現,再加8個妊娠月是大約的預產期;胎動在妊娠18~20周開始,再加5個妊娠月是大約的預產期;另外,根據孕早期陰道內診查子宮大小,妊娠中期腹部查宮底高度,以及B超測定胎兒頭徑、股骨長度或羊水查胎兒成熟度來協助預測預產期。
過期妊娠的預防與處理
過期妊娠是指超過預產期2周以上者。過期妊娠時,應綜合分析平日月經周期、排卵時間、胎盤功能、胎兒情況等,以便最終確診。
超過預產期不分娩時,應學會自己監測胎兒,可於妊娠30周開始自數胎動,一旦胎動明顯減少(12小時胎動少於20次為警戒線),應即刻就診。此外,還可做B超了解胎盤鈣化程度及羊水多少,胎盤鈣化三級以上為胎兒過熟,羊水厚徑低於3厘米為羊水過少,可提示胎兒過期;電子胎心監護儀也可了解胎心動態情況,及時發現異常;尿E3值可了解胎兒、胎盤情況。綜合以上情況,若屬過期妊娠,應及時結束妊娠;若過期但胎兒胎盤情況尚好,胎兒已成熟,可以於妊娠41周後適當服用引產中藥,低濃度催產素引產;對於妊高征、胎兒過大者、高齡產婦,可作引產處理,危急時可考慮剖宮產。
孕婦母體的變化
懷孕10月時,孕體由於體內胎兒的原因,腹部有下墜之感,孕婦子宮高為30~35厘米。因為下降的子宮壓迫膀胱,會越來越出現尿頻,而且陰道分泌物也增多起來。由於肚皮脹得鼓鼓的,肚臍眼也消失了,成了平平的一片。胎兒壓迫胃的程度漸小,胃舒服了,食欲也增加了。而且常感到肚子發脹,子宮出現收縮的情況。這種情況如果每日反複出現數次就是臨產的前兆。子宮收縮時,把手放在肚子上,會感到肚子發硬。
足月的生活安排
現在,國家規定的孕產婦休假時間為90天。在這一時期內孕產婦對生活可做如下安排:
1.可將1/3的假期安排在妊娠期的最後1個月,全日休息或半日休息。如工作單位離家較遠,最好是全日休息。
2.每天早飯前、後及晚飯後可各散步半小時;早晨、中午、晚上可各數胎心1小時;上、下午可各用適當時間在腹壁撫摸胎兒;上、下午各聽輕鬆的音樂半小時,音量以中等為宜;上、下午各練腹式呼吸運動及熟悉胸式呼吸方法10~15分鍾;此外,還可以適當做些較輕的家務勞動。
臨產的征兆
臨產分娩前都有先兆。一般有以下幾點:
子宮底下降
一般初產婦在臨產前2周左右,開始感覺上腹部輕鬆,呼吸舒暢,食量增加,同時還會出現腰酸腿疼,伴有下墜感,尿頻、走路不便等臨產先兆。
子宮規律性收縮
臨產開始,子宮規律性收縮,最初5~6分鍾一次,以後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持續時間逐漸延長,宮縮強度逐漸增加。子宮有規律的收縮,是由於在大量雌激素的影響下,且抑製子宮收縮的孕激素不再分泌,子宮肌肉便一陣一陣地加緊收縮。這種有規律的子宮收縮,稱為陣縮,是分娩開始的標誌,通常稱為臨產。隨著子宮的收縮,子宮口逐漸擴張,孕婦有想解大便的感覺。
陰道有少量血性黏液流出
子宮收縮到一定程度,陰道會出現少量血性黏液,即“見紅”。它是由於子宮口開大,胎膜和子宮壁分離,使小血管破裂引起的。大多數初產婦在見紅24小時左右就會自然臨產。
陰道流出羊水
由於子宮強有力的收縮,子宮腔內的壓力逐漸增加,子宮口開大,胎頭下降,引起胎膜破裂,從孕婦陰道流出羊水,俗稱“破水”。這時胎兒很快就要出生了。
臨產注意事項
清潔衛生
需換穿醫院的衣褲,以防交叉感染;需剃去陰毛,以保證會陰清潔;需灌腸,以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並避免分娩時糞便汙染而引起產後感染。
排尿
膀胱位於子宮前麵,如果膀胱膨脹可影響胎兒先露下降及子宮收縮。因此,在臨產後每隔2~3小時應解小便一次。
行動與休息
如果胎膜未破,宮縮不強,可起床活動;倘胎膜早破,必須絕對臥床休息,否則可能並發臍帶脫垂,危及胎兒生命;為了保存精力,在宮縮間隙,必須抓緊時間休息;宮縮時應保持安靜,切忌煩躁不安、呻吟喊叫,以免額外消耗精力。
臨產的禁忌
臨產分娩對一個孕婦來說,即重大又難忘,10個月以來的辛苦和企盼就要有個結果了。那麼,在這最後一搏的時刻,孕婦應該注意些什麼問題呢?一般說來,為了保證胎兒的順利產出,孕婦必須做到五忌:
忌怕
有不少女性由於對分娩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認識,所以對之有很強的恐懼感,分娩日期越近,恐懼感也就越強。其實,這種恐懼感是多餘的。現代醫學發展到了今天,分娩已經算不上是任何危險的事情了,即使是施行助產或剖腹產手術,成功率也幾乎是100%。所以,無端的恐懼隻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負擔,給分娩帶來不必要的麻煩。這點一定要切忌。
忌急
分娩是一個有其自身規律的事情,有時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有不少孕婦在分娩上屬於“急性子”,還未到預產期便開始焦慮不安,擔心孩子會出世,她們很早就來到醫院,向醫生不斷詢問,著急萬分,這同樣也是多餘的。要知道,胎兒在預產期提前10天或錯後10天出生,都屬於正常現象。孕婦再急,也毫無作用,所以要切忌急。
忌粗
也有部分孕婦在分娩期來臨時過於粗心,總是一副毫不在意的樣子。更有甚者,明明分娩在即,卻還是不加注意,乘船乘車,顛簸旅行。常常在途中半道,意外分娩,嚴重地威脅了母子的生命。這種態度必須禁忌。
忌累
孕婦產期來臨時,切忌做大幅度動作或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一定要吃好睡好,養精蓄銳,為分娩的順利進行做好充分準備。
忌憂
孕婦臨產分娩時的精神心理狀態是決定分娩是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此時千萬不要過於擔心。別去思考生活、工作上的困難和其他一切不愉快的事情,要保持心情的輕鬆愉快,全身心地迎接分娩。
臨產注意活動
有些孕婦,稍微有些腹部墜脹感就趕緊臥床,不敢有一絲亂動,這未免有些小題大做。其實,初產婦宮口開大4厘米以下,經產婦宮口開大2厘米左右,均可下地活動。適當的活動,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消化,增進食量,為分娩宮縮提供能源,對產程的進展有積極意義。
還有些孕婦則認為“越活動生得越快”。於是,在臨產後就下地一直不停地走。最後,筋疲力盡,腿累得又腫又硬。這種過激的做法也不可取。生孩子的快慢,絕不取決於走多少路。關鍵是迫使胎兒出來的宮縮力的強弱。過度地走動與勞累,耗盡能源,不但不能促進分娩,相反,由於精力耗竭,還可導致滯產。尤其在初產婦宮口開全,或經產婦宮口開大4厘米以上,仍在地下走動者,有將胎兒生出墜地摔傷,引起臍帶斷裂及子宮內翻意外的可能。
所以說,臨產前這兩種極端做法均是不可取的,要區別不同情況及產程進展階段,動靜結合,既要充分休息,又要適度活動。但當產婦有下述情況時應臥床:
合並風濕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肺原性心髒病、高血壓性心髒病、心內膜炎及心力衰竭;
體溫超過38℃,風濕病活動期;
產前出血,陰道出血多於月經量;
血壓超過140/90mmHg,或有頭痛、頭暈、眼花、胸悶、氣短等抽風(子癇)先兆症狀;
胎位不正,橫位、臀位,或頭位臨產後兒頭高浮;
重度浮腫、下肢靜脈炎;
早破水,以防站立時臍帶順羊水流出——臍帶脫垂;
胎兒宮內窘迫,胎心增快、減慢、變弱,或羊水內混有胎便。
產婦臥床要注意采取左側臥。若取仰臥位,則由於妊娠大子宮壓迫腹主動脈和下腔靜脈,回心血量減少,胎盤灌流血量降低,導致宮內胎兒缺血、缺氧。臨床觀察發現,產婦仰臥位時,血壓可有一定程度升高,臨產期間仰臥位,每次宮縮持續時間縮短,宮縮間歇期也縮短,因此,不利於宮口開大及宮縮期間的休息。而側臥位,則無仰臥位的弊端,且可糾正右旋的子宮,改善胎盤供血以及宮內胎兒供血、供氧。側臥位時,每次子宮收縮持續時間延長,這樣,對宮口的擴張有重要意義,宮縮間歇期的延長可使孕婦的體力及時得到恢複。
正式臨產現象
分娩的開始即為臨產。一般情況下,初產婦宮口開全分娩的時間為14~18小時,而經產婦隻用10小時便可完成此過程。臨產的主要標誌是子宮出現陣縮。所謂陣縮有以下特點。
1.規律的子宮收縮。兩次子宮收縮間隔10分鍾左右,持續至少30秒並有一定的強度,子宮收縮時手壓腹部無凹陷。
2.子宮收縮使子宮頸管消失,子宮頸口逐漸擴張開。隨子宮收縮的強度,胎兒頭也下降。
3.子宮收縮有進展。在規律的子宮收縮開始後,子宮收縮間隔時間變短,持續時間延長,但在1分鍾內。
初產婦如出現上述症狀,須立即住院待產。
足月孕婦的準備工作
首先,應做好充分的精神準備。對分娩要有正確的認識,以愉快的心情迎接嬰兒的降臨;重視並積極接受產前教育和分娩知識,學習、掌握分娩時的呼吸動作;正確認識先兆臨產和臨產表現,並熟悉處理辦法。
其次,要周到地做好物質準備。在妊娠的最後1個月裏,應把入院分娩所需要的物品整理好並放置於一處,以備用時迅速拿取。這些物品有:洗漱用品、水杯、小勺等日用必需品;少量的雞蛋、點心、紅糖(蒸過)等營養品;衛生紙、衛生棉、衛生巾(消毒)、月經帶、胸罩等衛生用品;分娩所處季節而必備的嬰兒衣服、帽襪、被褥、尿布和產婦出院時穿戴的衣物。
此外,產婦、嬰兒的住室應打掃幹淨,保持清潔。如在寒冷季節,應準備好取暖設備,以免母、嬰受涼。如決定在家中分娩時,應準備好接生時的洗刷、消毒用品和消毒器械用的蒸鍋,以及筷子、火爐、衛生紙(消毒)、塑料布和足供使用的溫開水等。
心理的準備
產婦臨產前的心理
迫切心理
在妊娠晚期,尤其是臨產時,由於陣發性子宮收縮(腹部疼痛)以及周圍產婦的呻吟,可促使產婦產生盡早結束分娩的迫切心理。有的過期妊娠產婦,眼看別的產婦不到預產期就分娩了;有的產程稍長些,認為疼痛時間比其他產婦要長;有的產婦因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別人是那麼順利,就會產生急躁情緒,希望及早剖宮產或以產鉗方式結束分娩,解除暫時的痛苦。對這些產婦,應向其說明手術利弊及手術後可能發生的並發症,不應將分娩方式寄托在手術上,而應靠自己的產力來自然分娩為宜。如不向產婦說明、解釋,使其克服急躁情緒,往往會變順產為難產,或有產後並發症。所以產婦臨產後,必須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及合理處理,使分娩順利度過。
外感心理
這是產婦對周圍環境的感受心理。氣候、環境、人員、聲音等都可影響孕婦的妊娠及分娩是否能順利進行。新鮮爽適的空氣,整潔雅靜的環境,能使孕婦心情舒暢,有利於分娩。在臨產時放些輕音樂,或自己愛人在身旁做伴,可大大消除產婦顧慮,減輕痛苦,並可加速產程,減少難產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