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的合夥人出入於英國貴族圈子,並經常是克利夫頓的阿斯特莊園的座上賓。和摩根財團一樣,南希·阿斯特是美國資本和英國貴族聯姻的代表。南希·蘭霍恩生於弗吉尼亞州,她最後成為英國議會下議院第一位女議員(她一身珠光寶氣,由穿著號衣的馬車夫為她駕車參加競選)。這位時髦、漂亮的女人說話尖刻,熱衷於進行政治性爭論。她喜歡發難、取笑和爭辯。一次她到布萊尼姆去拜訪她的政敵溫斯頓·丘吉爾,阿斯特說:"要是我嫁給了你,我準會在你的咖啡裏下毒。"丘吉爾回答道:"要是我娶了你,我一定會把這杯毒咖啡喝下去。"16南希嫁給了富有但毫無生氣的沃爾多夫·阿斯特,他是約翰·雅各布·阿斯特三世的孫子,是這個家族的第二代子爵。沃爾多夫大部分收入來自他在曼哈頓的房地產出租,因此摩根財團跨大西洋的機構完全符合他生意的需要。沃爾多夫還向湯姆·拉蒙特谘詢過他個人資產的管理,1929年大危機後,拉蒙特幫助他把美國的證券轉換成加拿大市政府債券。拉蒙特夫婦和阿斯特夫婦一起參加社交活動,甚至一起去度假。

阿斯特夫人使湯姆·拉蒙特神魂顛倒。20年來,他們一直有大量的書信往來。他們兩人有一點很相像。兩人都是崇尚貴族高雅情操的浪漫派,是自封自命的貴族,奇思怪想、狂放不羈,自信瀟灑地享受著自己的地位。從政府部門的辦公室,到丘納德客輪上的包艙裏、旅館的房間,甚至有一次阿斯特在梳理頭發時,他們兩人互相給對方寫長長的、感情奔放的信。他們閑聊、談論個人隱私、政界情況。在理查德·惠特尼醜聞發生後,拉蒙特給她寄去有關剪報以示他的無辜,阿斯特夫人回信說:"我最親愛的湯姆,我不必看你的那些剪報,或別的有關此事的報道,就清楚你從不會做壞事。這正是我所愛你的地方!"17他們的通信隱隱約約有些浪漫情調。拉蒙特把阿斯特夫人當作"世上心地最善良、最好的朋友",並稱她為"我最喜歡的女孩"。18他以他那種親密的方式,頻頻為她買禮物,幫她的忙。他可以用他的魅力打動並征服任何人,這便是他結交朋友的天才所在。1930年他們一起在克利夫頓打高爾夫球時,她誇讚另一位客人的一套球杆,那位客人名叫弗蘭克·凱洛格,是剛剛卸任的美國國務卿。回到華爾街後,拉蒙特一直追蹤到生產廠家,為她定做了一套一模一樣的球杆。她回信寫道:"我真是欣喜若狂,感激不盡。"19另一次,拉蒙特悄悄地從華爾街23號溜出來,到"薩克斯第五大道店"給她買了兩件上衣。這友情的確夠溫馨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拉蒙特與阿斯特的友誼又有了重要的政治內容。克利夫頓是阿斯特家族在泰晤士河畔的莊園,在這期間成了那些主張與納粹搞綏靖的政治家和知識分子的聚會場所。他們認為英國可以同希特勒共處,害怕戰爭會摧毀大英帝國,他們支持斯坦利·鮑德溫和內維爾·張伯倫的綏靖政策。終於,克利夫頓成為對俄國極度仇恨、對法西斯主義持寬容甚至欽佩態度、對丘吉爾有關德國重新武裝的警告置之不理的同義詞。

和他在克利夫頓的朋友們一樣,拉蒙特相信可以通過外交途徑牽製歐洲的獨裁者們,使戰爭得以避免。他也認為,英國和法國非常可悲地完全沒有做好應戰準備。在某種程度上,拉蒙特和他的合夥人因為曾被奈委員會指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充當"死亡販子",至今心有餘悸。他們不能熱衷於出頭去支持另一場戰爭了。1937年,拉蒙特在寫給阿斯特夫人的信中說:"至於那些獨裁者,希特勒和墨索裏尼,他們似乎本性難移,可我在想,激怒他們於事無補,如有可能,用綏靖的辦法最好,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20在早些時候,拉蒙特曾要求阿斯特夫人遊說英國外交部,尋求其支持承認墨索裏尼對埃塞俄比亞的占領。希特勒吞並奧地利後,拉蒙特向她肯定地說他的意大利朋友對這一突然的行動感到十分吃驚,並說他們的觀點肯定反映出"領袖"自己的震驚。一直到戰爭爆發,他相信意大利隻是在極其嚴厲的脅迫下,才站到了德國一邊。

拉蒙特對太平洋事件倒是持更警覺的觀點。他感到日本軍國主義者背叛了他,至今心理上尚未恢複,而這隻是使他更深感日本人惡毒。1937年7月,日本瘋狂入侵中國,並洗劫南京,屠殺了成千上萬中國居民。就在這期間,拉蒙特發覺日本有一個征服整個東亞的計劃。他對那些想同他的銀行搞好關係的日本商人從來直言不諱。1937年9月,他對日本總領事說,他"在10萬個美國人當中,不可能找到一個對日本人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的軍事行動不感到萬分吃驚和不安的人"。21(幾周後拉塞爾·萊芬韋爾居然對拉蒙特說,中國人在日本人的統治下又會怎樣呢?22)與他輕易認可1931年沈陽事件的態度相反,如今,拉蒙特憤怒地告訴日本銀行,他抗議日本人在全世界散布關於中國的謠言。231938年9月,內維爾·張伯倫飛往慕尼黑,並答應了希特勒吞並蘇台德地區的要求。希特勒發誓永遠不會再有占有領土的野心。張伯倫希望,割讓捷克斯洛伐克的部分領土會滿足這個獨裁者的擴張胃口。在接受慕尼黑條約時,英國內閣並非對希特勒的意圖一無所知。許多人認為,英國需要時間來實施昂貴的備戰計劃,並認為同德國作戰無異於自殺。回到唐寧街後,張伯倫發表了"有尊嚴的和平"的演說,並受到民眾的歡迎。倫敦的《泰晤士報》稱:"沒有一個從戰場上凱旋的征服者得到過如此輝煌的桂冠。"24在下議院的一片狂喜的讚美聲中,丘吉爾成了不受歡迎的人,他那刺耳的不同意見成了孤零零的聲音,他把慕尼黑的會晤描繪成"完全的、純粹的失敗"。可以預見,他受到了南希·阿斯特的詰難。25摩根財團堅定地支持慕尼黑條約。拉蒙特竟異想天開地預測,兩年內德國將建立一個新政權。傑克·摩根確信希特勒最終將被迫放棄擴張政策。同時,他認為,他的朋友張伯倫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多麼偉大的成果啊!"他以極度亢奮的口吻給這位首相寫信說:"你在甘諾奇喝茶時,我說我有一種預感,不會有戰爭,你說現在隻有預感靠得住,並說你與我有同樣的預感,當時我根本沒有想到,那就是你將成為那個具有想象力和勇氣使預感成為現實的人!我從未想到,一個人單槍匹馬,全憑勇氣、公正與負責任的力量,竟能夠完成如此大業。"26傑克以極力嘲笑丘吉爾的口吻說,如果丘吉爾或勞埃德·喬治執政的話,這個世界早就打得不可開交了。27維維安·史密斯,現在是比斯特勳爵,並不如此公開支持慕尼黑條約,警告說希特勒是個"狂人",戈林和戈培爾是"匪徒",他們利用國家社會主義作外衣,掩蓋他們的罪惡勾當。28在向摩根建富合夥人祝賀張伯倫阻止了戰爭的同時,拉塞爾·萊芬韋爾私下裏對拉蒙特悲哀地說,英國屈服於訛詐。29希特勒因其訛詐得手而趾高氣揚。1939年3月,他吞並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其餘領土,德軍開進布拉格。捷克斯洛伐克的滅亡粉碎了綏靖主義運動。南希·阿斯特的密友洛西恩爵士給拉蒙特送去一張沮喪的便條說,他已放棄對那個匪徒,即希特勒體麵行為的幻想。兩天後,阿斯特夫人親自敦促張伯倫譴責德國。到那個月底,張伯倫改變了他的做法,並保證波蘭的獨立。30英國公眾嚴厲譴責鮑德溫和張伯倫在麵臨德國威脅時表現出的自滿情緒。隨著英國舉國團結一致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態度,政治上的奉承變成了辛辣的攻擊。然而在美國,公眾原來對歐洲動蕩時局的看法各異,現在爭論變得更加激烈。對在紐約的摩根合夥人來說,這是一場莫衷一是的爭端。正如拉蒙特已告誡過摩根建富公司和英國財政部的那樣,由於30年代的金融爭端,美國人心中仍殘留著未發泄出來的敵意。美國孤立主義者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使這家銀行不能像1914年那樣,馬上宣布對英國給予那種引以自豪、一心一意的支持。J.P.摩根公司可能覺得自己處在十分難受的位置,孤立主義者指責他們為英國做得太多,英國又嫌他們做得太少,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