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後的貸款者,摩根財團通常喜歡與其思路一致、具有相同特點和背景的機構。基德——皮博迪公司就是符合上述條件的一家。它做生意時有章有法,從不搶奪他人的顧客,且通常按照摩根的規則辦事。1930年,它頻遭打擊,禍不單行。首先是意大利政府提走了800萬美元的存款,其次是新成立的國際清算銀行通知基德把大筆存款轉到一家瑞士銀行。這促使作為基德雇員起家的喬治·惠特尼出麵,召集摩根公司的合夥人在傑克家再次集會,商討如何解救基德——皮博迪公司。最後,他們決定幫助安排一筆1000萬美元的貸款。在惠特尼的指導下,老基德——皮博迪公司名存實亡。惠特尼夥同他的朋友埃德溫·韋伯斯特、錢德勒·霍維和艾伯特·戈登一起買下了這家公司的名稱和聲譽。"我們逐漸地提高了自己的社會聲譽。"戈登向年長的韋伯斯特報告說。"昨天,有史以來頭一次,在我們像往常一樣走出會議大廳的路上,摩根公司居然邀請我們一起去喝茶。"12雖然摩根財團會不遺餘力地為朋友服務,但它對那些公司形象不合其流派者則冷漠無情。一個明顯的例子就是1930年12月11日合眾國銀行的破產。合眾國銀行擁有45萬儲戶,是紐約的第四大銀行。一般說來,金融市場的崩潰和隨之而來的緊縮,使得維係銀行間貸款的抵押品也相應受損。1930年,破產銀行的數目像滾雪球一樣,從年初時的每月60家破產的速度,發展到11月時的254家,而到該年12月時,破產數目竟達344家。那一年,共有上千家銀行破產,合眾國銀行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因此其破產影響將會造成全麵的大崩潰。但是,該銀行的經營不屬上乘。它的猶太主人給它選擇了合眾國這個名字,目的在於迷惑其猶太移民客戶,使他們認為該銀行是受到政府支持的。業務大廳懸掛著一幅華盛頓國會山的油畫,更加強了它的誤導性。盡管副州長赫伯特·萊曼、州銀行管理當局和紐約聯邦儲備銀行都出麵為解救該銀行的一項計劃遊說,華爾街的金融界人士們對此仍無動於衷。管理當局想讓合眾國銀行同其他三家銀行合並,但要促成此事,需要華爾街的銀行為它提供3000萬美元的貸款。
在一次情緒衝動的會議上,州銀行管理總監約瑟夫·布羅德裏克警告說,如果銀行家們拒絕接受該項救援計劃,其他10家銀行會因此而相繼破產。在紐約開戶的家庭中將有十分之一會陷入困境。看到每一位與會者麵無表情地坐在那裏,布羅德裏克提醒大家,基德——皮博迪公司是如何被大家同力解救出來,此外,幾年以前,也是大家一起把擔保信托公司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然而,一切想保住這家猶太銀行的努力都化成了泡影,在最後一分鍾,銀行家們否決了這個3000萬美元的承諾。布羅德裏克回憶說:"我問他們,這是否是他們的最後決定,他們回答說,是的。後來,我警告說,他們犯了紐約銀行曆史上最大的一個錯誤。"13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次銀行破產——合眾國銀行破產,進一步加深了早已籠罩在全國儲戶心中的恐懼。
合眾國銀行的破產,可歸結於華爾街銀行家的反猶太情緒。當時,隻有為數不多的幾家商業銀行是為猶太人所擁有的,製造商信托公司是在紐約的另外一家隻由猶太人擁有的重要銀行。人們很難證實,是否由於反猶太情緒阻止了銀行家們解救合眾國銀行。但是摩根公司的記錄表明,摩根及其合夥人對顧客的猶太主義是非常留意的。當拉蒙特的兒子湯米向摩根建富介紹紐約所發生的事情時,他注意到,合眾國銀行的主要客戶是外國人和猶太人。14拉塞爾·萊芬韋爾這樣描述合眾國銀行:"這是一個坐落在市郊的、有著許多分支機構的銀行,它的客戶大多是當地的猶太小商人,以及那些財力不足,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一般百姓,這家銀行的雇員也多來自這個階層。"15銀行家們的態度是缺乏遠見的。合眾國銀行的破產,動搖了美國人的信心。如果所建議的合並方案能夠予以采納的話,合眾國銀行的破產是可以輕而易舉地避免的。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若不是合眾國銀行擁有為數眾多的儲戶,它是沒有理由破產的。它下屬的證券公司發行的都是劣質的股票,並且發布了誤導性的募資說明書,而該銀行本身是這一切的幕後策劃者。該銀行的兩個所有者因失職而鋃鐺入獄。其一是羅伊·科恩的叔叔、銀行的總裁伯納德·馬庫斯,他總是指責反猶太主義的陰謀是使這家銀行破產的原因。甚至連該州銀行業的總監布羅德裏克也受到未及時讓這家銀行停業的指控(出庭兩次後,他被宣布無罪)。的確,要解救這樣的銀行無疑使貴族銀行家聽了極不順耳。但是在那些年代裏,摩根曾打著捍衛整個銀行係統這樣崇高的旗號,多次出麵挽救了許多瀕於破產的銀行,而華爾街的銀行家們居然拒絕援助合眾國銀行,難以令人相信宗教信仰不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成千上萬的猶太儲戶還不及一個查爾斯·米切爾重要。恰似當年皮爾龐特·摩根對待雅各布·希夫一樣,猶太人曆來是摩根公司視野中的一個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