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代的企業運營2-2(1 / 3)

網絡時代的企業運營2-2

第二章 生產網絡硬件

網絡的出現不僅給各領域帶來了廣闊的商業機會,而且網絡本身的生存與發展也正孕育著新的商業潛力。各種硬件的生產,不同於傳統的產品製造業,它給那些有敏銳觀察力的商人提供了大好的增加財富的機會。

■生產個人電腦生產

互聯網的發展必然帶動對網絡設備需求的大幅度增長。網絡設備包括網絡三個層次,一是網絡基礎設施配套的設備,如電信接入、有線電視接入設備等;二是網絡連接設備,如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等硬設備及相關的軟件;三是網絡終端設備,如個人電腦、信息家電等客戶終端及相關的軟件。網絡設備業就是為滿足上述這三個層次要求而提供技術、產品、服務和用戶培訓的產業。

個人電腦曾經是信息產業的主軸,由於惡性競爭,許多電腦公司陷入了微利甚至虧損的境地,以至於一些人斷言個人電腦已經走入末路。但是,互聯網的發展給個人電腦帶來了新的曙光。網絡推動了計算機產業的發展,重新勾畫了計算機產業的未來。

未來電腦將是網絡計算機已經成為共識。網絡計算機不僅快速,而且能夠節省費用,將會大大刺激個人電腦的需求量。

互聯網對個人電腦的影響不僅體現在電腦模式的變化上,而且表現為電腦品種的多樣性,這些都將促使個人電腦行業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成為快速發展的行業。

--掌上電腦。它的特點是小巧、功能豐富,具有記事簿、計算器、備忘錄等多種功能。這種電腦使用非常簡單,可以進行無線傳輸、發送和接受電子郵件和傳真,可連接互聯網,並能當手機使用。

--手持電腦。相對掌上電腦,手持電腦的體積要大一些,外型比筆記本電腦更為小巧。除了具有掌上電腦功能外,還能打印,其商業應用比掌上電腦要多。

--汽車電腦。它是一種車載型設備,利用它可以在汽車裏定位,連接互聯網,接收和發送電子郵件,聽CD等等。

--可穿帶式電腦。它將使電腦的外型發生徹底的改變。屏幕像眼鏡戴在眼睛上,鍵盤綁在胳膊上,主機挎在腰上。它的處理能力和功能和普通台式機一樣,便更適合野外操作。

在未來後電腦市場上,見縫插針的商家展開了激烈的競爭。蘋果公司、微軟公司、掌上計算機公司進軍掌上電腦市場;日本NEC公司提出把1222美元以下的手持電腦作為其重點發展的方向,聯想的掌上電腦也已經出台。在非常殘酷的個人計算機行業,能真正稱雄的公司越來越少。

全球個人電腦在低價的推動下,在網絡的引導下,每年增長12%。1998年全球個人電腦銷售量為9222萬台,1999年銷售量達1億台。電腦在全球各地重新呈現出熱銷勢頭。

中國是未來世界網絡最大市場,1998年中國個人電腦銷售量增長達42%,數量425萬台,成為全球增長最大的市場。預測中國未來幾年的個人電腦增長速度能夠超過42%。日益強勁的需求勢頭給個人電腦產業帶來新的生機,將有更多的企業進入這一領域。

■生產網絡服務器

服務器是在網絡環境下提供網絡客戶機共享資源(包括查詢、存儲、計算)的設備,具有性能較強、可靠性高、吞吐能力強、內存容量大、聯網功能強、人機界麵友好等特點,是當代計算機係統的主設備。電子商務時代,互聯網經濟,一係列名詞的出現似乎都導致著服務器的重要性不斷飆升。互聯網的未來在於各種獨立的網絡,包括語音、數據、以及視頻傳輸將日益集成在同一的網絡基礎設施之上,這使得處於其局端骨架的服務器承擔起越來越重的計算任務。隨著電子商務等網絡應用的發展,ISP、ICP以及企業Internet應用為主的新興服務器市場不斷擴大,用戶一方麵對服務器不斷提出更快的響應、更高的性能需求,以處理越來越巨量的用戶點擊請求;另一方麵還要求處於網絡環境中樞的服務器具有開放型的網絡架構,廣泛的係統適應性,可以安全、平穩地進行係統擴展。

目前市場上服務器產品種類繁多,檔次高低不同,性能各有千秋,應用領域和應用範圍亦有差異。著名的中央處理器生產廠家Intel公司適應計算機網絡發展趨勢,宣布轉型為互聯網公司,並針對高端服務器領域,開發出該公司第一個64位的微處理器。作為服務器產品的重量級選手,IBM也不甘落後,推出一係列網絡服務器新產品。

國內互聯網行業應用的關鍵服務器設備絕大部分由國外廠商的大型主機來完成,其高昂的價格讓中國用戶很有些吃不消,一套設備的采購價格就要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民幣,後續維護擴展成本更高。而隨著互聯網的應用日益普及,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會成為在網絡提供信息和服務的ICP;差不多每一家企業都會利用互聯網(就象利用電話一樣)來從事它們的商務活動:發布產品信息、接收訂單、提供售後服務;大中型企業都會構築它們自己的Intranet(企業內聯網)。高昂的設備成本將會阻礙中國向信息化邁進的步伐,將會給中國企業的效率和競爭力提升帶來阻礙,應用成本降低,開發自己高性能計算機服務器成為當務之急。

國產網絡服務器以聯想萬全最為先進,曾經承擔網絡直播春節聯歡晚會、國慶52周年慶典報道。一方麵體現了對國產服務器品牌的支持,一方麵也說明以聯想萬全為代表的國產品牌服務器在技術和性能上已經日趨於成熟。此外,基於聯想萬全服務器、用於政府上網的聯想萬全安全信息發布平台被作為1999年在深圳召開的高新技術交易會推薦產品。由中國電信承辦的對高交會進行全麵綜合報道,所有信息都是通過聯想萬全4522高端服務器發布在INTERNET上,國內外關注高交會的人士皆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觀看到高交會的盛況。據統計,高交會期間日上網人數最高達到82222人次,同時在線人數達到6411人次。聯想萬全服務器為高交會的宣傳立下了汗馬功勞。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將為網絡服務器開辟一個巨大的市場,將有更多的國內廠商進入這一市場。

■生產調製解調器

在網絡設備中,除了個人電腦,最重要最為人們所熟悉的就要數調製解調器了。調製解調器是網絡一個重要的連接設備,俗稱"貓"。調製解調器雖小,卻影響上網的速度,因此長期以來成為網絡技術和市場的熱點。

互聯網的普及給調製解調器市場提供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在1999年7月份發布的統計報告,我國目前互聯網絡網人數超過422萬,上網的計算機146萬台,其中撥號上網計算機121萬台,占總數的83%,可見調製解調器仍是目前人們接入互聯網的主要手段。隨著上網資費下調,上網人數會出現加速增長的勢頭,調製解調器在我國將是一個大有潛力的市場。

根據對北京、上海等7個城市222餘家經營調製解調器的經銷商調查,目前市場上調製解調器品牌有百種之多,價格檔次懸殊。伴隨著調製解調器進入56K時代,其技術標準穩定,核心技術與生產工藝公開,為眾多廠家生產創造了前提條件。

調製解調器的核心部件是芯片和控製器。芯片主要完成調製解調器功能,控製器主要完成壓縮、糾錯功能。按速率來分,現在流行的主要有33.6K、56K兩種。從功能來分,有簡單傳真、帶語音功能、數據語音同傳等多種類型。另外在附件上,有帶耳機的,有帶麥克風的,有帶避雷針的,有帶防塵罩的。

調製解調器市場一直被賀氏、摩托羅拉壟斷,直到1998年中國企業才進入調製解調器市場。實達公司較早開發調製解調器,率先在國內推出56K調製解調器全麵解決方案,又先後推出了56KPCI總線內置調製解調器、WIN調製解調器等新產品。聯想是國內最大的賀氏和3COM調製解調器的代理商,在開發個人電腦、服務器、筆記本、激光打印機等產品後,也涉足調製解調器開發生產,其係列產品在功能、價格、售後服務等方麵全方位針對中國用戶特點設計。

伴隨著"互聯網的熱潮",愈來愈多的用戶成為國際互聯網的一員,而對於眾多的撥號上網用戶來說,目前調製解調器仍是樂於接受的必備工具,生產和銷售調製解調器具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利用有線電視網

信道擁塞和信息查找困難是互聯網迅速發展暴露出來的最嚴重問題之一,以至於人們戲稱WWW的含義已經由環球信息網(World  Wide  Web)變成了環球等待網(World  Wide  Waiting)。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帶寬不夠,追溯更深層次原因的是由於網絡傳輸主要依賴於低速的電話網。

除了在原有的電信網絡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外,尋找新的傳輸方式一直是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關鍵點,業界早已將焦點轉向了能在現有的通信基礎設施上傳輸數據信號的高速傳輸信道的解決方案。有線電視以其普及率和接入帶寬的明顯優勢引起信息技術、信息服務和其它相關領域的廣泛重視。

有線電視網絡以其四通八達、共享介質、多頻率帶寬的優勢成為網絡傳輸新設備當之無愧的選擇,在有線電視網絡傳輸數據信號也就成了數據通信工業新一代的發展方向。由於有線電視數據網絡係統既有比傳統電話高得多的效率,又有象電話一樣的延伸到千家萬戶的特點,幾乎所有在計算機網絡上建立起來的服務均可通過有線電視數據網提供。這使得原來各種不可能在電話網絡提供的數據服務如可視會議、遠程購物、遠程診療成為可能。

有關專家提出用有線電視網為基礎構築第五傳媒的設想,其基本思路是通過對大眾需求的分析,利用有線電視網足夠寬的下行信道,對能滿足大眾的需求進行推送服務,再由用戶接受端自行選擇服務信息,從而達到既保持有線電視個性化多媒體服務特色,又避免信息共享的衝突,解決信道擁塞和信息查找困難的問題。有線電視網絡作為一種寬帶信號網,可以作為互聯網信道的一種的有益的補充,即可以緩解互聯網信道的擁塞的問題,又有助於將有線網納入統一網之中。

有線電視網的優勢一是普及率高,有線電視網目前在全世界大約有9.4億以上的用戶;二是接入帶最寬,采用電纜調製解調器後,用戶共享的速率可達32bps。美國原來人們預計有線電視網是電信法實施後的最大受益者,因為有線電視網可以進入電信領域,不料自己的飯碗首先受到別人的搶奪。衛星直播電視和電信公司介入電視領域,給有線網造成巨大的衝擊,甚至預計最終要讓出35%的業務量。

在發現有線電視對於互聯網的傳輸功能後,許多有線電視業者投下巨額資金對原有的網絡進行升級。1996年通過的美國電信法允許電話公司提供局域性的數據傳輸服務甚至電視節目等,同時也允許電視業者提供區域性的語音電話服務。在電信公司和有線電視業者的日趨激烈的情況下,如不加緊對設施進行升級,恐怕最終必敗無疑。

在國內,清華大學也已經作過有線電視上網的實驗。其思路是將電話網和有線電視網結合,開發出寬帶多媒體廣播係統。利用這個係統,用戶可以通過家中的電腦收看有線電視台提供的網絡資源。其信息流程是:用戶通過電話撥號上網尋找各種信息,這些信息通過有線電視網回傳給用戶。一來一回兩條通道,容量小的電話線發出用戶的指令,容量大的有線電視網接收互連網信息和有線台的的各種節目。由於目前互連網的速度慢,為了提高下載速度,有線台需要大量儲存互連網資源,建成一個強大的信息中心。例如互連網絡的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如果用戶隻需要從有線台下載,所需時間可以從3個小時縮短到2分鍾左右,隻需要電腦有足夠的硬盤,一天的時間就可以把國家圖書館所有館藏的資料信息下載到硬盤裏。該係統已經在青島有線電視台試播成功,北京有線電視台也將引入該套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