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紅薯的推廣(1 / 2)

由檢並沒有和普通普通士兵一塊吃。他明白人與人之間,是不可能平等的。如果自己和普通士兵一塊吃。那置這些軍官於何地。反而並不能達到自己增加微信的目的。

吃飯的時候,由檢見到了,京營的五位師長。一師師長趙三普,二師師長,韓國於。三師師長。章煥。四師師長吳三醒。五師師長李寧。這五人都孫傳庭從中層軍官提升上來的。年紀介於三十到四十之間。都是正年富力強之際。臣等叩見皇上!

由檢道:眾位愛卿免禮!

由檢明白這些人,以後都是自己,軍事改革最堅定的支持者。所謂的改革就是形成新的利益鏈。但是麵臨舊的利益享用者的反對。

飯後由檢又視察了騎兵隊形。燧發槍的發射訓練。發現了很多的不足。

一直到傍晚,由檢才回宮。由檢想根據自己前世的記憶寫一本步兵操典。使軍隊訓練規範化。加強軍隊凝聚力。

隊列教育是軍隊的基礎教育,使軍人行動的規範。在軍隊中對每個軍人,要求隊列整齊,步伐一致,精益求精。

內容主要是戰鬥指揮、進攻、防禦、追擊及退卻、持久戰、以騎兵為主的諸兵種聯合戰鬥、陣地戰及對陣狀態、特種地形的戰鬥等。

由檢結合,德國和日本的步兵操典,寫出這本比較適合如今大明的步兵操典。

崇禎元年五月十五日。由檢讓人傳來了徐光啟。

臣叩見皇上,徐光啟行禮道。

由檢道:免禮吧,徐閣老。三喜賜坐。

徐光啟道:謝皇上。

由檢道:近幾年來我大明,天災不斷。糧食減產。朕派人從福建找來了紅薯,想要在我大明全麵推廣。紅薯是耐旱作物,如果照顧得當畝產可達千斤。儲存的當存放百天不是問題。

徐光啟道:皇上所言,臣在福建也曾見人栽種。確實產量極高。而且耐旱。一旦推廣。可使我大明百姓在無饑餓之憂。但是百姓未必會接受朝廷的推廣,一旦強製推廣恐激起民變。

紅薯 16世紀初,西班牙已普遍種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攜帶至菲律賓的馬尼拉和摩鹿加島,再傳至亞洲各地。甘薯傳入中國通過多條渠道,時間約在16世紀末葉,明代的《閩書》、《農政全書》、清代的《閩政全書》、《福州府誌》等均有有關記載。

由檢道:你說之事朕已經考慮到了。朕會讓皇莊帶頭種植紅薯。對於同意種植紅薯的民戶。朝廷可以同意讓其用紅薯抵稅。

朕還決定宴請百官,宗室,勳親。以紅薯為主食。隻要百官,宗室,勳親。進行耕種。相信。天下百姓定會跟風。你們農商部一定要做好準備。雖然要種植紅薯,但也要避免大麵積種植造成的,薯賤傷農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