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自省——跳出身外審視自己(2 / 2)

青年人說:“多謝你的好意,其實我就是王公館的園丁。我剛才打的電話,是用以自我檢查,確定自己的表現是否合乎主人的標準而已。”

在生活中,不斷做自我反省,才可以令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一般地說,自省心強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優劣,因為他時時都在仔細檢視自己。這種檢視也叫做“自我觀照”,其實質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體之外,從外麵重新觀看審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為最佳的選擇。這樣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審視自己時必須是坦率無私的。

對著鏡子改善自己

一些找借口逃避責任的人往往都是僥幸逃脫。他們因逃避或拖延了自身錯誤的社會後果而自鳴得意,卻從來不反省自己的錯誤,也不知道這會給他們的未來帶來多大的傷害。

海涅說得好:“反省是一麵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清楚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改正的機會。”

那麼,怎樣來反省自己呢?

我們不妨養成這樣一個習慣——就是每當夜裏剛躺到床上的時候,要想一想自己今天的所作所為,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每當出了問題的時候,首先從自己這個角度做一下檢查,看看有什麼不對;而且,還要經常地對自己做深層次、遠距離的自我反省。

要有自知之明,就像最有可能設計好一個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一樣,最有可能完全了解一個人的就是他自己,而不是別人。

首先,要以“自知”的鏡子來反照自己。若要了解自己行為的得失,則必須用“自知”的鏡子來自照。反省如同一麵明鏡,在反省的明鏡中,自己的本來麵目將顯現無餘。一個人眼睛不要總是盯著別人,重要的是要先認識自己,從反省中認識自己,從自知的鏡子中了解自己的真麵目。

其次,要有悔改的勇氣。一個人有過錯不要緊,隻要能改過就好,如果有過錯而不肯改這就是大過,真正的過錯。有些人犯了錯,卻不肯承認,因為他怕因此而失了麵子。如果能夠消除傲慢的習氣,就會生起悔過自新的勇氣來。時常反省自己的過失,發現了錯誤,就要及時改正,痛痛快快、切切實實地做事。比如,害了盲腸炎的病人,一定要把那段腸割掉,以除後患。一個人有了過失,也要用反省、懺悔的快刀把它切除。

反省自己時,還要保持樂觀情緒。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樂觀的情緒不僅能使你顯示青春活力,還將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力,免受疾病的侵襲。

學會原諒,才能拋棄怨恨。懷有怨恨心理的人情緒波動較大,不是整天抱怨,就是後悔;不是對人懷有敵意,就是自暴自棄。這樣容易患心理障礙。所以,平時應學會拋棄怨恨,要原諒別人,更要原諒自己,要熱愛生活。當一個人患病時,熱愛生活的人會多方聽取醫生的意見,積極配合治療,並能消除緊張情緒。

學會反省,還要擁有愛心。擁有愛心不僅會使世界變得更美好,而且會更有助於自己的身心健康。樂於助人還可使你廣交朋友,這不僅是人生的一大樂事,還會使人更長壽。

“一個真正成熟的人,是具有反省能力而又能誠實麵對並加以正確改善的人。”

人生中有許多重大的決定,有些決定甚至左右著人生的方向、事業的成敗。做好決定、做對決定,往往需要一些忠告。內心深處的聲音,正是最好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