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自省——跳出身外審視自己
一個人如果能隨時反複詰問自己過去的轉變,就可以找出以往看待事物的觀點是對還是錯,若是正確,則往後當然可以繼續以此眼光去麵對這個世界,萬一是錯的,也可以加以修正。如此,則可以幫助你往後以正確的習慣去看待周遭的事物。
借助自省的“反彈力”進步
曾經有一個人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他憤憤地對朋友說:“我的領導一點也不把我放在眼裏,改天我要對他拍桌子,然後辭職不幹。”
“你對那家貿易公司完全弄清楚了嗎?對於他們做國際貿易的竅門完全搞通了嗎?”他的朋友反問。
“沒有!”
“我建議你好好地把他們的一切貿易技巧、商業文書和公司組織完全搞通,甚至連怎麼修理複印機的小故障都學會,然後辭職不幹。”他的朋友建議,“你用他們的公司,當作免費學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通了之後,再一走了之,不是既出了氣,又有許多收獲嗎?”
那人聽從了朋友的建議,從此便默記偷學,甚至下班之後,還留在辦公室研究寫商業文書的方法。
一年之後,那位朋友偶然遇到他。
“你大概多半都學會了,可以準備拍桌子不幹了吧?”
“可是我發現近半年來,老板對我刮目相看,最近更總是委以重任,又升官、又加薪,我已經成為公司的紅人了!”
“這是我早就料到的!”他的朋友笑著說,“當初你的老板不重視你,是因為你的能力不足,卻又不努力學習。而後你痛下苦功,進步神速,當然會令他對你刮目相看的。”
正確的自省總能使你進步。每個人要經常跳出自身反省自己,取出自己的心,一再檢視它,這樣才能真正了解自己。
大多數人就是因為缺乏自省習慣,不曉得自己這些年以來的轉變,才會看不清楚自己的本質。而一個不曉得自身變化的人,就無法由過去的演變經驗來思考自己的未來,當然隻能過一天算一天。
人非聖人,孰能無過。人生允許出現錯誤,但不能允許同樣的錯誤犯第二次,人的一生如果充滿著錯誤,那麼他的結果就無法正確。犯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錯在哪裏。
從失敗中求得成功,從錯誤中發現正確是我們認識事物的途徑之一。毫無疑問,在生活中出現錯誤也不是毫無用處,毫無價值的。假若在過去的昨天,今天做錯了某些事,經由自我反省,就不會讓它再次出現在明天中。
一般地說,自省心強的人非常了解自己的優劣,因為他時時都在仔細檢視自己。鬆下把這種檢視叫做“自我關照”,其實質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體之外,從外麵重新觀看審察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為最佳的選擇,這樣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但審視自己時必須是坦率無私的。
能夠時時審視自己的人,一般來講,他的過錯都非常少,因為他會時時考慮: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幹多少事?我該幹什麼?我的缺點在哪裏?為什麼失敗了或成功了等等。這樣做就能輕而易舉地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為以後的行動打下基礎。
有一個青年,有一天在街角的小店借用電話。他用一條手帕,蓋著電話筒,然後說:“是王公館嗎?我是打電話來應征做園丁工作的,我有很豐富的經驗,相信一定可以勝任。”電話的接線生說:“先生,恐怕你弄錯了,我家主人對現在聘用的園丁非常滿意,主人說園丁是一位盡責、熱心和勤奮的人,所以我們這兒並沒有園丁的空缺。”
青年聽罷便有禮貌地說:“對不起,可能是我弄錯了。”跟著便掛了電話。小店的老板聽了青年人的話,便說:“青輕人,你想找園丁工作嗎?我的親戚正要請人,你有興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