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衝動——遇事多想幾步(2 / 2)

曾國藩提筆想給肅順寫封信表示感謝。但寫了幾句,他就停下了。他知道肅順為人剛愎自用,很有些目空一切的味道,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有才氣也有脾氣。他又想到慈禧太後,這個女人現在雖沒有什麼動靜,但絕非常人,以曾國藩多年的閱人經驗來看,慈禧太後心誌極高,且權力欲強,又極富心機。肅順這種專權的做法能持續多久呢?慈禧太後會同肅順合得來嗎?

思前想後,曾國藩沒有寫這封信。

後來,肅順被慈禧太後抄家問斬。在眾多官員討好肅順的信件中,獨無曾國藩的隻言片語。

“三思而後行”救了曾國藩一條命。

保持冷靜是控製衝動的方式之一。青少年的心理活動比較單純,對於事物的判斷,往往容易隻看表麵現象,所以更要避免盲目性,學會冷靜地分析和思考問題。

青少年如果不養成這樣的習慣,那麼在遇事時就很容易衝動。衝動開始一般表現為緊握拳頭、爭吵、動作不自然,說話音調升高,心跳加速等。而這些敏感動作會影響正常的思考,引起判斷上會出現差錯,導致衝動行為的發生。

要做到冷靜地分析問題,就要從調整心態開始,向往美好的目標,思想上接受一些健康、有活力的東西,就會減少由於遇到不如意的事而發生紛亂的情緒。還要養成思考的習慣,遇事不用急著下結論,先研究一番再發表意見。這對你在遇事時能夠保持冷靜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衝動往往是由憤怒引起的。人產生憤怒的原因大都是因為遇到與自己意願不合的事,這些狀況惡性發展下去,就會導致憤怒。那麼如何避免憤怒,就要從修身養性和接受新事物開始。假如你生性暴躁,那麼改掉這壞習慣就迫在眉捷,因為憤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往往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下麵是小齊的故事:

我曾在一家電腦公司工作,同事小楊不知為什麼時常對我說些侮辱性的粗話,還爭取別的同事站在他的一邊和我作對。雖然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裏,但是由於某種原因我極力想知道這一點。

有一次,休假回來,一個朋友告訴我“小齊,你不知道剛才小楊都說了你些什麼,你最好防著他點。”好幾次我都忍不住想揍他,但我還是設法保持冷靜,把他的愚蠢行為擱置一旁。每當他侮辱我時,我都善意地對待他,把這件事當作是對自己的一次挑戰。我想,若堅持這樣做,問題總會解決吧。

幾個月後,事情有了轉機,小楊看到我不跟他生氣,終於變得輕鬆起來。有一次他甚至告訴我“我試圖激怒你,但你就是不生氣。”

共同工作一年後,我們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任何剛開始創業的青年人,都要養成遇事善於思考的習慣。就是在下決心之前,一定要對自己多發問,注意整理自己的思路,想想自己為什麼會有這種決定。這個過程雖然看起來簡單,但在處理難題的實際情況中往往會收到奇效。

一個很成功的推銷員曾這樣說:“我的成功源於我勤於思考,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

“我甚至還想出一個秘訣來這樣做。”他說,“去拜訪顧客之前,我一定要先靜下心,喝杯咖啡,擦擦皮鞋。這樣一來,在我真正踏入顧客辦公室之前,我有一個最後思索的機會——想想如何表現自己。所得到的效果好極了!除了能使我從容地應付對方所提的問題外,還使我推銷了很多的東西。”

所以我們說,無論所做決定重大與否,一定要在此之前給自己以思考的時間,多對自己發問。

控製衝動的能力是需要慢慢訓練出來的,付出同樣努力的兩個人,能控製衝動的人會做得更出色。所以,你要經常分析你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後果,不要不假思索地去莽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