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博得他人的認可是一種無可厚非的正常心理,然而,人們在獲得了一定的認可後總是希望獲得更多的認可。所以,人的一生就常常會掉進為尋求他人的認可而活的愛慕虛榮的牢籠裏麵,麵子左右了他們的一切。
50多年前,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認為,統治中國的三女神是“麵子、命運和恩典。”“講麵子”是中國社會普通存在的一種民族心理,麵子觀念的驅動,反映了中國人尊重與自尊的情感和需要,但過分的愛麵子就會形成一種離誌的心理,如果任其演化下去,終將害人害己。
自尊、自愛、自重是人性中不可或缺的美德,在某個層麵上,它的解與“麵子”有關,然而更多的時候,它應該是一種內在的心靈動力,而不應是人生的攔路石。這需要我們處理好才行。
內心真誠勝過麵子虛榮
有一天,愛因斯坦在紐約的街道上遇見一位朋友。
“愛因斯坦先生,”這位朋友說,“你似乎有必要添置一件新大衣了。瞧,你身上這件多舊啊。”
“這有什麼關係?反正在紐約誰也不認識我。”愛因斯坦無所謂地說。
幾年後,他們又偶然相遇。這時,愛因斯坦已然譽滿天下,卻還穿著那件舊大衣。他的朋友又建議他去買一件新大衣。
“這又何必呢?”愛因斯坦說,“反正這兒每個人都已經認識我了。”
愛因斯坦告訴我們,成就大事不必在意麵子。如果愛因斯坦腦子裏總裝著諸如該穿什麼大衣,該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才有麵子之類的事兒,那他就不會成為偉大的科學家了,也就更不會有相對論了。
大家都知道林肯長相醜陋,可他不但不忌諱這一點,相反,他常常詼諧地拿自己的長相開玩笑。在競選總統時,他的對手攻擊他兩麵三刀,搞陰謀詭計。林肯聽了指著自己的臉說:“讓公眾來評判吧,如果我還有另一張臉的話,我會用現在這一張嗎?”還有一次,一個反對林肯的議員,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問:“聽說總統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設計者?”“不錯,先生。”林肯點點頭說,“不過我不明白,一個成功的自我設計者,怎麼會把自己設計成這副模樣?”
從林肯的做法中我們知道,敢於直麵自己的缺憾,並將缺憾變成鼓勵自己向上進取和奮鬥的條件,才是明智之舉。
由此,當我們存在著缺憾或有了過錯的時候,不管別人可能怎麼批評、譏諷甚至侮辱,都不要太在意,死守著可憐的麵子不放,而要像那些成就大事業的人一樣,把麵子放到一邊去,繼續自己的奮鬥。
麵子像人的衣服一樣,可以標示身價,麵子可以作偽,但情感是真實的。麵子有大有小,情感亦有深有淺,但情感的深淺不以麵子的大小為轉移,隻以內心的體驗為依據,因而比麵子更真實。所以,拋開麵子這個虛榮的麵具,坦露自己的真誠,會讓你更成功。
過分愛麵子是極度虛榮的表現,然而要想在世上尋找一個毫無虛榮的人,就和要尋找一個內心毫不隱藏低劣感情的人一樣困難。其實,虛榮不過是人們想借它來遮掩低劣的心理罷了。隻要看開,一切便都可以一笑置之。
記住:麵子隻是小問題,成功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