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幼兒的鋼琴啟蒙教育(1 / 2)

藝苑輕吧

作者:龍宇

當今社會,鋼琴在全世界許多經濟發達國家已成為兒童學齡前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鋼琴這一樂器之王,通常被人們譽為音樂皇冠上的明珠,從它那88個琴鍵中所流淌出的美妙旋律令世間無數人為之傾倒和折服。鋼琴成為學齡前音樂教育的首選樂器一方麵是因為鋼琴本身就具有其他樂器無可比擬的豐富表現力。從古典音樂時期的海頓、莫紮特、貝多芬,到浪漫主義時期的肖邦、李斯特、舒曼,一直追溯到現在,無數的音樂巨匠為之付出了畢生的心血,他們譜寫出的許多曠世之作,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使我們受益良多。另一方麵是因為鋼琴是所有樂器中唯一能讓兒童以最輕鬆、最沒有負擔的姿勢坐著演奏的樂器。更重要的是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表明:學習鋼琴是開發右半腦和兒童智力最有效的途徑。學習鋼琴不僅使兒童的腦、眼、手、腳、耳乃至全身心投入並協調配合,還能使兒童的組織能力、協調能力、指揮能力、閱讀能力、記憶能力以及觀察力、注意力、忍耐力等方麵都得到明顯的發展,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一個良好的素質基礎。

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對象多為學齡前兒童,一般以五歲左右開始學琴為宜。年齡過小,柔軟的手指難以適應鋼琴鍵盤的重量;年齡過大,則會錯過腦神經發育的最佳時期。

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對幼兒進行鋼琴啟蒙教育呢?首先要培養幼兒正確的彈奏姿勢。從小就用科學的彈奏姿勢彈琴,日後才能漸漸體會到正確地運用身體的重量和力量來觸鍵和發聲,提高彈奏的準確性。保持正確的彈奏姿勢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身體要與鍵盤的中央對正,坐的端正而不僵硬,上身略向前傾。前傾的目的是為了彈奏時把全身的力量都能轉移到兩隻手的指尖上。但脊椎骨不可彎曲,背部和肩部要鬆而不懈。

二、雙手放在鍵盤上時要使肘部和前臂的高度與鍵盤一致。

三、坐的距離以上身略向前傾,雙臂自然下垂,左右肘部自然放鬆並稍向身體外側展開;下身則注意大腿根到膝蓋應略呈坡狀傾斜,膝蓋的位置在琴邊下,雙腳略向前伸。

四、手型應放鬆,手指自然彎曲,用指端肉墊部分觸鍵。掌關節自然拱起,像是虛握著一個圓球,手腕大約與鍵盤平行。大拇指第一關節僅以指側端觸及琴鍵靠邊緣的位置,無名指和小指要注意端正。

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第一階段,應先讓兒童學習非連音(non legato)奏法,體會重量落下,用手和手臂的重量去觸鍵。要運用不同的指法,左右手及五個手指必須搞清楚彈奏。切不可過於要求聲音的“結實”而造成孩子用手腕、手臂或身體的力量去砸琴。

學習非連音奏法的關鍵是體會放鬆的感覺,隻有在學會放鬆的基礎上才能進入到第二階段——學習連音(legato)奏法。連音奏法的關鍵是重心的移動。學習連音奏法要特別注意音與音的連接,第二個鍵下去的同時放第一個鍵,即後一音未彈下去之前,前一個手指不能離鍵。

幼兒鋼琴啟蒙教育的第三階段是學習跳音(staccato)奏法。跳音奏法不像非連音奏法和連音奏法那樣單一,可分為手腕跳音、手指跳音、手臂跳音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