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個隨時會完蛋/蛋的外室,誰會拿她當回事兒啊,連寧淵都不常來——想看病秧子侯府裏就有。
老西寧侯給兒子娶了成國公府的姑娘後,便尋摸著退休的事兒,實在是西寧侯除了一身武藝外,其他的諸如勾心鬥角、陰謀詭計、傷天害理、心腸毒辣等,統統與他絕緣,偏生皇帝還就愛他這樣,老西寧侯隻能寄希望與下一代啦。
寧淵出生後老西寧侯親自帶了很長一段時間,祖孫二人在西山學院的一個偏僻的小院裏,將朝堂、後宮、家宅、鄰邦,一個個拆開來,又重組起來,寧淵回了侯府之後,侯府的大管家就成了寧成,寧成對寧淵忠心不二,原來的大管家寧忠隻能淪為副管事。
老侯爺深諳“可持續發展”的真諦,早在十多年前就規劃部署了一係列西寧侯府世代延續之路,並且跳過了西寧侯這根朽木,直接帶領孫子高屋建瓴的展望輝煌的前景。
《穀梁傳》中齊桓公的盟文裏寫道“毋使婦人與國事”,也就是“後宮不得幹政”的早期版,說是這麼說,不過後宮跟朝堂從來密不可分,老侯爺掐指一算,孫子成人後麵臨的正是國家儲君不定民心動蕩的時期。
早點站隊?no,no,no!
一站隊就說明你成了人家的馬前卒,被人帶領跟帶領人可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級概念。
自成一隊?no,no,no!
做侯爺比做皇帝好,不信,看看苦逼的武帝,做皇子的時候比透明膠帶還透明,做了皇帝,跟臣子鬥還得迂回著來,就這樣他也沒有少吃虧,起碼後宮的兩位皇子成人後,有關的糟心事更是數不勝數。
不想被人帶領,又不想帶領人,那有第三條路可走嗎?有。世間並非除了黑就是白,盾牌雖有兩麵,但令這兩麵緊緊相連的部位不也有麼,這些人的肉眼忽視的地方,並不會因為誰沒看到而不存在。
老侯爺想的深遠,無論何時擁有自保能力以及急流勇退的智慧,都能使自身長久的立於不敗之地。
老侯爺想到的,寧家祖宗們也想到了,他們選拔優秀的人才訓練了一支暗衛,人數不多,裝備精良,平日裏或許就是個酒肆的掌櫃或者哪家的一個奴仆,忠誠可靠。
也是靠著這些暗衛,西寧侯當初在戰場上才能活著回來,否則即便大勝敵軍,也有可能被已方那些想搶功的鼠輩暗算。
這些事情,西寧侯一概不知,不是他天真純善,是老侯爺根本沒對他說。寧淵卻是一清二楚。餘氏病重不治的時候,他就有了偷天換日的想法,能實施成功,靠的也是暗衛們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餘氏安葬了,寧淵這才將寧靜嫵偷帶到宋宅,不過這事兒太大,必須瞞著老侯爺,寧淵自己跟宋公兩人動手,忙活了老半天才算完。
這世上知道寧靜嫵就是餘秋鯉的就他們兩人,即便後來開棺驗屍,那棺木中的人也比餘秋鯉更像寧靜嫵,這個自然就是宋公的功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