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想法
寧淵喜歡誠實的人,雙喜也沒有添油加醋,就原話轉述了丫頭們七嘴八舌跟他說過的話,饒是如此,也把他氣得皺起眉來。
一個人笨,試探主子心意,這不能算錯,或者說不能算大錯,大臣們還經常拿不準皇帝的想法呢。但試探的時候若拿另一個主子作筏子,那絕對是嫌自己死得慢的節奏。尤其是碰到廖奶娘這種,以為自己是盤子菜,實際上連盤子都不是的人,完全不用跟她講道理,擺事實就行。
“看在她伺候二爺一場的份上,發還一家身契,賞五十兩銀子,攆出去吧。”寧淵可不是好脾氣的主,前麵的話好歹還算平和,後麵四個字就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他的壞心情來了。
他也不怕寧凱找過來,到時候一句,“你這麼大了,還留著奶娘做什麼使”就能打發了。
雖然寧淵隻比寧凱大一歲半,但就這一年半的時間,也足夠寧凱崇拜的了。
小時候跟著西寧侯安排的武師父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寧二爺聽得最多的就是:大爺這一招已經學會了,二爺還需要再練練。
寧淵也確實有天分,怪不得寧凱被完虐都不敢反抗,以至於後來寧淵見他鬱鬱寡歡,就問他怎麼了,寧凱一說,寧淵就笑了,悄聲告訴他:人前練得不夠,可以悄悄的人後努力練習啊,大哥我就是這樣做的。這奏是傳說中的“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以及“要想人前顯貴,必須背後受罪”。
寧凱那時候不過八/九歲,憨傻憨傻的,果真努力的背著人練習,練了十來天後,覺悟了:媽蛋,天才少年不是那麼好當的,他白天就夠辛苦了,晚上還要繼續辛苦,這麼辛苦來辛苦去,就為個好聽的名聲,真是太他令堂的虧了!寧凱不幹了,覺得自己還這麼小,就看透了世間顛撲不破的真理,真是——少年英雄啊少年英雄!
少年英雄是絕對不會兒女情長滴!更別說寧凱根本就沒留意過他的奶姐姐好不好?!
寧淵處置了這心思歪掉的一家子,心氣稍舒,大步回了自己的外書房。
打發了圍著他團團轉的雙喜,寧淵一個人麵無表情的坐在太師椅上——思考終身大事。
母親的意思他一清二楚,隻是他的心思目前來看距離實施成功還需時日,這樣一來,如何同母親周旋,以及同她看好的貴女們周旋必定要成為他的功課。
當日寧淵收留餘氏,一方麵是她確實病的快不行了,絕對跟一見鍾情神馬的都無關。想想看,一個麵黃肌瘦的黃毛丫頭,若是這樣一眼看去就能看對了眼,發生言情小說中的那種“前世摸了你五百次手,今世與你同數更漏”的浪漫情節,那也忒重口了。
再則是,家中的寧靜嫵那時第一次咳血,寧淵替她同病相憐到了餘氏身上。將餘氏這樣的一個人收留下來,算是做一件好事吧?!因為某些政/治因素,他不能光明正大的將人帶到侯府,便放到了自己剛得到的一個私宅裏,當然後來這個宅子他索性賞給了宋媽媽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