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百仙聖手
三日後,被宣王囚禁在軍營的“蝶千衣”再次替少原君診脈,隨後將一箋藥方交給前來問話的如光使,轉呈宣王。
“我可以用奇針刺穴的方法替少原君療傷,隻需數次用針便能改善他現在內力異樣的情況,但需一間靜室,一日時間,按照我所列出的方子準備藥湯。在我施針期間,亦不能有任何人進入打擾。”
如光使去後片刻,便有兩名紫衣小僮出來傳話,安排諸般事宜。白姝兒以大自在如意法易容,隨心所欲,天衣無縫,一時間根本無人發現真正的“百仙聖手”早已被自在堂主巧妙取代。兩名小僮奉宣王之命,將白姝兒引至三樓一處寬敞華麗的房間。室內生了數盆沉香銀炭,四下溫暖如春,水晶簾內霧氣氤氳,卻是一間碧石浴池,裏麵早已備好熱水藥湯,針石用具一應俱全。另有兩名紫衣童子正在仔細篩選草藥,一一撒入池中,待一切檢查無誤後,四人先後關門退出。
白姝兒拂簾而入,踏上石台,確定四下無人,伸手撥動池中浮沉的藥草,觸水時纖指輕輕一轉,一片淡紅色的藥粉在池底散開,瞬間溶入藥湯,無影無蹤。
她看著一池碧水漸漸恢複平靜,麵露微笑,站起身來。
“神醫準備好了嗎?”忽然間,身後傳來冷峻動聽的聲音。
白姝兒一驚回頭,隻見皇非雙手抱胸靠在門上,似笑非笑地看著這邊。他此時身披一件白色絲袍,衣發之上隱約尚有水汽,顯然是剛剛沐浴過後。門外陽光自他身後穿簾而入,襯得其人英姿瀟灑,別具風流,但背光之處的笑容興味十足,予人高深莫測的感覺。
白姝兒心頭暗凜,不知他什麼時候進來此處,自己竟然絲毫都未察覺。從一開始到現在,這個男人總在溫柔笑語中讓人感覺莫名的危險,他是那種可以令任何女人著迷的男人,卻沒有一個女人能夠真正控製他的心。無情勝似多情,這樣的男人對於白姝兒來說是可怕的,更何況她幾次三番與他為敵,也幾次差點死在他手中,所以她無論如何一定要毀了他,而現在是最好的時機。
白姝兒低下頭,將手收回袖中。皇非移步上前,輕嗅一室藥香,挑唇笑道:“美人香湯,思之神往,請問神醫,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呢?”
白姝兒用屬於蝶千衣那般柔和冷淡的聲音道:“所有東西都已備齊,請君上先行浸泡藥浴。池中藥物有催行氣血的功效,或許會稍覺不適,君上順其自然便好。”
皇非點頭,隨手挑起她麵前一枚纖巧鋒利的金針,輕輕把玩在指尖,說道:“如此漂亮的利器,極致的醫術可以救人,也一樣可以殺人。”
白姝兒與他目光一觸,隨即垂眸說道:“君上放心,千衣手中針藥從來隻會救人,不會殺人。”
“是嗎?”皇非側頭看她,“那蝶千衣便是真正的善人,可惜這種人往往不得善終。”說著他突然揚手,那金針倏地射向一旁檀木屏風,徑直沒尾而入。
白姝兒心頭一凜,眼梢悄然掠過輕微的銳光。
滿室水霧繞簾,藥香浮沉,待皇非浸過藥浴,重新更衣而出。白姝兒目視旁邊雲珠燈漏,時間已過了半個時辰。雖然之前蝶千衣已然斷定皇非身體出了異樣,但方才他隨手擲針顯露的一手武功仍舊令人心存戒備。白姝兒低頭拿取金針,被他目光無意一掃,不知為何竟覺不安,可刺殺他的機會極為難得,錯過此次,下次恐怕便難上加難,何況她剛剛在水中施下的“魅吟散”隻要觸上肌膚便會侵入經脈封鎖人的內力,無論皇非之前是否真的受傷,浸浴之後都必然喪失武功,而且在水中其他藥物的作用下,暫時不會感覺絲毫異樣。
白姝兒察言觀色,見皇非果然並無警惕,萬不肯坐失良機,跪至席前道:“君上浸過藥浴,不妨小睡片刻,此間我會以陰陽八針分別刺激君上十二經脈交會處各個要穴,催發藥物引導真氣運行,以歸本途。”
皇非淡淡應了一聲,在雲榻之上拂袖落座,簾內水霧未散,襯得他眼底似是有些迷離的光影,神情倦淡,更添風流顏色,“神醫要從何處開始?”
他倚榻相詢,星眸半闔。白姝兒伸手取出金針,“現在正值辰時,當先取離宮列缺穴,依次而至公孫、內關、臨泣、外關、申脈、後溪、照海,而後便是百會、大椎、中樞、命門、印堂、膻中、神闕、氣海。此法依時行針,所以不會太快,君上隻要意守丹田便可,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切莫自行運氣調息,否則針入血脈,必死無救。”
皇非點了點頭,閉上眼睛,不再多言。
白姝兒曾向蝶千衣詢問過大概的用針手法,不虞出現紕漏,當下取針落針,依穴而行。八針過後,她抬眼覷視皇非神色,隻見他眉目平靜似已入睡。四周簾光搖曳,掠過男子如玉俊麵,白姝兒眼中卻隱約閃過一絲無聲的殺機,兩枚金針落入袖底,跟著纖指一翻,悄悄對準了皇非胸前的膻中要穴。
勁氣輕吐,一道細微的金光,倏地向著皇非胸口刺下。
本來針石刺穴可以疏通經絡,調和陰陽,等閑不會危及性命,但白姝兒手底這枚金針中暗含了三股冰寒陰毒的勁氣,倘若沿此要穴破入體內,即便身負絕世武功也將如同廢人一般,絕無幸免。眼見金光就要刺破肌膚,就在這時,皇非突然睜開眼睛。
“神醫是要救人,還是殺人?”
一絲輕冷的笑意自那深黑的眸心倏然掠過,破空而去的金針在幾不可能的瞬間被人抬手夾住。白姝兒玉容色變,拂手一掌擊出,同時身子柔若絲雲一般向簾內急速飄去,應變之速,姿勢之美,頓時顯示出自在堂主非同一般的武功造詣。
然而,她退勢雖快,一道金光卻比她更快。皇非反手拂袖,金針應手而出。簾光驚散,白姝兒悶哼一聲,半空中嬌軟的身軀如遭雷殛,更被一股霸道的真氣卷回,向後跌落他懷中。
清秀的麵容若水般生出變化,刹那間,現出一張截然不同的嬌媚容顏。
藥香輕霧裏,皇非麵帶輕笑,俯下身來,看著手底美豔動人的女子,悠然說道:“好久不見,姝兒。”
白姝兒被他一掌破去護體真氣,受傷不輕,目中驚懼的神色一閃而過,但隨即又恢複三分鎮定,嬌軟無力地靠在他肩上,微微喘息道:“君上……姝兒當真永遠不是君上的對手,這一次,可是心服口服了。”
皇非俊眸掠過淡淡精芒,伸手替她拂開臉旁的亂發,笑道:“容貌、心機、手段、膽色,應有盡有,無一不缺,姝兒你可真是越來越大膽,也越來越讓本君欣賞了。”
他修長的手指自女子嬌媚臉頰慢慢滑下,最終停留在她滑膩幽香的脖頸處,倘若指下真力微吐,便能像捏死一隻螞蟻一樣斷送佳人性命。白姝兒感覺到他掌下強勢的力量,方知他非但沒有武功受製,反而更勝往昔,自己即便沒有受傷也絕非他的對手,心念電轉,越發顯得楚楚可憐,“姝兒再怎樣,還不是沒有君上厲害,每一次人家都是君上的手下敗將。君上下手好狠,一點兒憐香惜玉之心都沒有。”
皇非驀地輕笑出聲,“憐香惜玉本君向來不吝為之,所以方才取針時便已提醒過你,隻可惜你卻不聽話,偏要弄些小手段出來。”
白姝兒美目輕閃,柔聲嗔道:“究竟君上是怎麼識破姝兒的,難道姝兒裝扮得一點兒都不像嗎?”
皇非輕挑唇角,冰冷的目光卻徑直看入她眼中,“你的大自在如意法可謂出神入化,卻別忘了本君對你有多麼熟悉。更何況,瑄離比你聰明得多,聰明的人一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白姝兒被他看得心頭一冷,玉容之上笑意收斂,“他出賣我。”
皇非道:“他不過知道你的計劃絕不可能成功,想讓本君饒你一命而已。說起來,本君還真有些舍不得殺你。”
白姝兒眸光一垂,複又揚起,輕衣之下雪膚凝脂,露出勾魂的嫵媚,“那麼君上是肯饒過姝兒了?”
皇非鬆開手,向後尋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榻上,將她上下打量,水霧之下,誰也看不清他臉上究竟是何等神情。此時天色已暗,夕陽自舷窗斜照碧池,光影浮沉,漸漸濃暗。白姝兒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從皇非手中逃脫,心思流轉,乖巧地伏在他身側,一動不動,像一隻馴服的貓兒,收起了鋒利的爪子,嬌媚迷人。
“告訴姬滄,本君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全然恢複,所以暫時不宜隨軍作戰,這一次進攻息川最好留在大營休養,順便可以調動十九部大軍隨時支援。”
男子優雅的話語伴著溫柔的呼吸傳入耳中,卻不知為何讓人心生寒意。白姝兒何等聰明人物,聞聲知意,抬頭道:“百仙聖手蝶千衣的建議,宣王想必絕無懷疑,君上放心,姝兒知道該怎麼做。”
皇非伸手挑起她精致的下巴,迫得她正視自己,“本君是個念舊的人,也從來愛惜美人,但千萬不要再耍什麼花樣,否則你會是第一個死在本君手中的女人。”
息川城,一隻赤色的信鳥衝破烏雲飛向項章軍營,再次傳遞出退兵的王旨。由靳無餘、叔孫亦率領的三萬王師與赤焰軍甫一交戰,放棄項章,退兵百裏。
穆王派出金媒彥翎刺探宣國軍情,彥翎南渡汐水,摸清赤焰軍情況,隔日後帶回九公主交予穆王的密信。赤焰軍揮師南下,步步逼近,與王師僅僅一江之隔的穆國白虎軍卻始終按兵不動,未發一兵一卒。
汐水宣軍大營由少原君親自坐鎮,調動一應軍需糧草。宣國外十九部二十萬大軍十日內全軍會師,百裏連營,封鎖兩江要道,自此王域千裏領土,幾乎所有重鎮皆落入敵手,除息川城外,再無任何依恃。
東帝七年壬辰月末,赤焰軍攻破項章。
項章城破當日,宣王姬滄親點重兵,率五萬精騎星夜追擊,於東歧長陵截殺王師。雙方一夜三度交戰,王師接連損兵,大將樓樊亦慘敗於逐日劍下,險些性命不保。
次日,帝都上將古秋同率兩萬兵馬馳援王師主力。
赤焰軍誘敵入圍,兵鎖朔天穀,宣王單槍匹馬出戰王師三將,重傷靳無餘,斬殺古秋同。叔孫亦獨撐大局,當機立斷,撤軍普天道。王師且戰且退,最後在左衛將軍墨烆的及時接應之下,終於退守息川。
東帝七年癸巳月初,赤焰軍十萬重兵會師,兵臨息川城下。
長風萬裏,吹動戰旗如焰,一望無際。
赤焰軍十萬鐵騎到達當日,便隔江分兵,將息川城團團圍住。息川城報曉的刁鬥透過晨風隱隱傳出,子昊與墨烆、叔孫亦等大將登上城頭,放眼望去,但見汐水大江波濤洶湧,兩岸宣軍大營布置森然,仿若赤雲浩蕩,連綿不絕。天陰欲雪,寒風朔朔,破曉的天空中黑雲如陣,低低壓向城頭,令人生出天宇將覆、大變即至的沉重感覺。
眾人一時都不說話,此時赤焰軍大營響起高亢嘹亮的號角,與汐水驚濤遙相呼應,震蕩不絕。墨烆麵對此景,忽然深深吐了口氣,冷漠的眉眼間隱約透出鋒銳的殺氣。他素來少言寡語,鮮有表露心中情緒,但昨夜發兵救援,眼見靳無餘、樓樊身受重傷,古秋同慘死敵手,王師損兵折將,心中自是鬱憤難當。叔孫亦同樣眉頭緊鎖,遙望赤焰軍安營紮寨,想起昨夜殊死血戰,不知多少將士死在逐日劍下,真恨不得生啖姬滄骨肉,出城殺他個人仰馬翻,隻是礙於主上嚴令,不敢擅自行動。
城頭寒意襲麵,帶來陣陣風雪的氣息,浩蕩奔流的汐水不斷在兩岸濺起丈許高的浪花。子昊隔江遠眺的目光卻始終平靜從容,那些觸目驚心的流血生死,以及王師連日來慘敗的戰況顯然沒有對他產生分毫影響,看在他人眼中未免便有些冷漠絕情的滋味。過了片刻,他開口問道:“城中之人走了多少?”
叔孫亦道:“昨日派人護送靳無餘二人先返帝都,隨行百姓以及受傷的士兵亦有兩千之眾,昔王和離司姑娘親自前來接應,這已經是第五批。”
子昊道:“若要全城軍民安全撤離,還需多久?”
叔孫亦略一沉默,回答道:“息川城單是普通百姓就多達十萬之眾,就算以最快的速度疏散,沒有月餘時間,絕難辦到。”
子昊回頭看了他一眼,叔孫亦與那目光相觸,心中微微一震,跟著露出不忍的神色。隻因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一件事情:東帝決心已定,再無更改的餘地,那麼此次即便能夠大破赤焰軍,抵擋宣國的進攻,息川城百姓至少有一半會隨著這座城池覆滅。這是根本無法避免的殘酷事實。
接下來三日,赤焰軍兩次發兵攻城,但皆是派出精騎部隊速進速退,一麵試探城中虛實,消耗王師兵力,一麵等待所有攻城器械運送到位。
這時王師除之前洗馬穀所駐五萬精兵之外,唯有不足兩萬新征戰士,其中不乏宮奴重犯,以及昔日各地流亡逃散的百姓,與赤焰軍訓練有素的精兵鐵騎自不可同日而語,且自楚都大戰後幾經消耗,如今即便加上九夷族舊部和昔國軍隊,全軍所存兵力也不足四萬,倘若與赤焰軍正麵交鋒,單此一項便處於絕對的劣勢,唯一能夠倚仗的便是息川城高大堅固的城池。
姬滄亦知息川城池城堅厚,兵精糧足,非是邊城玉淵那般容易攻破,行軍之前早已傳召瑄離,命他準備攻城機關。赤焰軍圍城布陣,便已在瑄離指揮下先架起數十架巨型雲梁,複在池城四周布置高台,預備攻城之用。
此時東帝突然解除禁令,命眾將輪流率騎兵出城衝殺,擾亂敵營。叔孫亦清楚多拖延一日時間,便能多疏散一批百姓,亦看出分布四麵的石台會對息川城造成莫大的威脅,與墨烆商議,數次集中兵力想要奪下正在動工的高台。赤焰軍主力養精蓄銳,隻派出驍字營、赤字營各一萬精兵,由上將牧申領兵迎戰。雙方連日血戰數場,各有損傷。王師倚仗城頭箭弩,攻守配合,赤焰軍鐵騎雖然彪悍,卻無法突破外城防守,但王師亦同樣不能趨近敵營,阻止石台建築。
如此又過數日,赤焰軍建好四座石台,每處高達六丈,闊有九丈,頂層複有丈許木台。瑄離指揮營中工兵自附近山中搬運巨石,每塊皆有百餘斤重,一並運上台頂,並將隨軍運至營地的機關一一拆卸,以巨木絞輪吊至台上。待石台機關重新組裝,王師眾將登城遙望,赫然發現四座巨大的投石機關,每座長寬皆逾三丈,高約四丈,比尋常軍械大了一倍不止,中設軸架,前端鑄有巨型鐵鏈,穿過木台與石基內部相連,赤焰軍數十將士同時轉動石台四周齒輪機括,便將這四座龐然大物對準了息川城頭。
眾人見這投石機關雖然龐大,但畢竟距離遙遠,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將近百斤的巨石投至城上,皆不以為然,唯有宿英看過之後麵露憂色,道:“這不是普通的投石機,投石機關製造的關鍵在於選取合適的支軸點,機關架設巧妙,輔以齒輪轉軸節省力氣,運用得當,可將數百斤的巨石迎空送出,攻破城池。依這機關前方杠杆的長度,力量必定極大,且四周機括需數十人同時轉動,可見構造複雜,能夠以連軸相互助力,一旦運轉絕對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