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底蘊(2 / 2)

這本《地藏菩薩本願經》是達摩祖師成立少林寺時從天竺帶來的一百零八本經書之一,也是現在少林寺中唯一還保存完好的一本。經過千年來無數佛教門徒的願力加持,這本經書已經脫離了法寶的範疇,有了靈寶的雛形。修行者最開始使用都是法器,比如嶽棟送給林雪的攝魂鈴就是一件中品法器,當法器誕生靈識的時候,就成了靈器,也叫法寶,所謂‘法器有靈,始可稱寶’,嶽棟曾經在特異組的法器庫裏得到的那柄千年桃木劍就是一件突破了法器級別的下品法寶。而法寶再進一步就叫做靈寶,靈寶級的寶物一般是不會出現在人間界的修行勢力的手中的。少林的這本《地藏菩本願經》就是一本已經超脫了法寶範疇,初步具備了靈寶特征的一本經書。

東南方向的通道中,千塵手中的拂塵已經換成一柄利劍,身後全真教的天罡北鬥陣有已經運轉了起來,隨時可以發動最強的一擊。

黑暗的通道中,那陣整齊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接著,一個個兵馬俑出現在了全真教一行人的眼前。

兵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個重要的標誌,據《史記》記載:秦始皇陵由丞相李斯依慣例開始主持規劃設計,大將章邯監工,修築時間長達三十九年之久,兵馬俑是修築秦陵的同時製作並埋入隨葬坑內。後世在始皇陵墓外圍發現的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個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呈長方形,四麵有斜坡門道。一號俑坑左右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稱二號坑和三號坑。一號坑在南,東西長二百一十六米,寬六十二米,麵積一萬三千兩百六十平方米。二號坑東西長一百二十四米,寬九十八米,麵積六千平方米。三號坑麵積五百二十平方米按兵馬俑的排列形式推算,這三個坑的武士俑可能有七千件,戰車一百輛,戰馬一百匹。西元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秦始皇陵被華夏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七四年三月,兵馬俑被發現;一九八七年,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這是人們熟知的也是作為景點開放的兵馬俑,那些兵馬俑是普通工匠打造的陪葬用品。而全真教一行人麵前的這些兵馬俑卻是運用了墨家機關術打造出來的傀儡,而且每一個兵馬俑裏麵都封印著一個大秦帝國的百戰雄兵,這些兵馬俑每一個的實力都不亞於一個三品宗師境界的武修,配合軍陣,足以將六品境界的大能斬殺當場。

“小心。”千塵提醒了一聲,持劍向前一斬,一道銳利的劍光,將五十餘兵馬俑攔腰斬斷。

“嗡。”突然一聲低沉的聲響從兵馬俑的陣後傳來,。

“北鬥望月。”千塵身後的天罡北鬥陣突然走上前來,一輪明月再現,北鬥陣最強防禦招式的防禦力不在少林十八銅人的金鍾之下。“呯呯砰砰”的聲音響起,圓月抵擋住來自兵馬俑陣後如雨水般射來的弩箭。

在全真教被弩箭逼得不得不防禦的時候,手執矛、戈、殳、劍、彎刀和鉞的武士俑趁機圍了上來,上百把兵刃同時斬向了全真教一夥。

“赦。千塵一聲大喝,手中的利劍突然釋放出千百道劍芒,將圍上來的兵馬俑擊退。

兵馬俑陣後的弩箭不停的落下,天罡北鬥陣隻能專心的防禦。對付不斷圍上來的兵馬俑隻能靠千塵一個人了。

“斬。”千塵再次斬出一道璀璨的劍光將圍上來的兵馬俑擊退。

“師祖,快看。”真在抵禦箭矢的一位修士忽然喊道。千塵聞言向前看去,竟然發現了在兵馬俑的陣後出現了騎兵和車兵的身影。千塵不由的臉色一變。始皇陵墓中有禁空的法陣,即使是六品巔峰的千塵道長也無法禦空飛行。在地麵上,步兵遇到騎兵是很慘的一件事。騎兵的速度和高度,以及衝擊力度的優勢,可以輕易的將步兵的腦袋斬下來。除非是人數眾多的重步兵方陣才有可能遏製住騎兵的衝鋒。而千塵隻有自己一個人,即使他可以憑借著高強的實力將這些兵馬俑一一誅殺,天罡北鬥陣的七個修士卻不行,如果他們現在放棄對空中的防禦,就會被弩箭射成篩子,不放棄的話,就會被衝鋒的騎兵斬成兩段。

看著已經開始衝鋒的騎兵和車兵,千塵道長臉色凝重的從懷中掏出了一柄金色的小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