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子時。
無月無星,似有大雨要來,悶熱得厲害。
空寂的夜空中突兀地響起一陣劈裏啪啦的喜炮聲,短暫的工夫後重歸靜寂。後青國皇長子禦璃驍的王府外,懸起了十九隻大紅燈籠,團團紅影投在漢白玉的地磚上,朱紅鑲金的大門緩緩關上,府外一雙黑玉麒麟鎮宅獸威風凜凜地瞪著夜色。
有膽大的百姓開窗來看,小聲議論。
“驍王納妃,為何在子時清冷迎娶?”
“你不知道嗎?驍王在戰場受傷,太後令相師擇八字大合者前來衝喜。”
“這可是漁禦史的千金,漁禦史生前曾十八道奏折彈劾驍王暴戾,這娶進去能有日子過?”
“人都死了,他的女兒還有什麼好命?我看這女子命硬得狠,克母克父克丈夫。”
正議論得熱烈,驟然間雷聲大響,豆大的雨點砸下來。窗子關了,夜,靜了,隻有這似乎撕破天的大雨,砸個不停。
驍王府,驍王寢宮。
新婦漁嫣枯坐喜床之上,層層疊疊的喜袍捂得她渾身大汗。豔紅的蓋頭在眼前垂著,稍動一下,珠翠瓔珞輕響。漁嫣紅腫的雙眼緊盯著擱在膝上的雙手,中指上一枚豔紅的寶石戒指,這是太後賞下的唯一聘禮。
若論嫁得寒酸者,唯她漁嫣一人。
別人出嫁,都是豔陽高照,喜轎輕搖,獨她於子時頂著烏團團的天色,坐一頂小轎,孤寂地從漁府抬出,再孤單單地坐到了喜床上。
驍王在戰場受了重傷,她隻是太後與相師擇中的衝喜之婦而已。三個月之前能活下來,已是僥幸。嫁與不嫁、嫁給誰,於她來說,都已無關緊要。她唯一想做的事,便是為父洗冤雪恥。
門吱呀一聲開了。
一雙黑色厚底高靴慢步走到眼前。
她一怔,不是說驍王在邊關嗎?難道回來了?
正緊張時,那大手慢慢地撫到了她的紅蓋頭上,隔著紅錦輕撫她的臉頰。
漁嫣的呼吸越來越緊,頭不自覺地往旁邊躲。
慘白的閃電巨龍一般在夜空翻滾,大風衝撞著雕花大窗,奮力衝進寢宮中。供於神龕上的龍鳳喜燭熄了,滿殿漆黑。
就在此時,漁嫣被男子推倒在了榻上,還來不及發出驚呼,他的唇舌已隔著喜帕,重重地烙在她的唇上。
他身上有酒味兒!
漁嫣不知他是誰,是不是驍王?若不是,誰敢如此大膽?若是,又是何時歸來?她被他咬痛了,掙紮求饒,他隻是不放手,隔著喜帕,貪婪地在她的唇上耳上噬咬。
正當漁嫣被折騰得無力時,外麵傳來管事驚慌的大呼聲,“不好了,驍王薨了!”
漁嫣猛地瞪大眼睛,禦璃驍死了!此刻正捧著她的臉親吻的人,到底是誰?
覆在她身上的身體也猛地僵住,突然抽身,大步往外奔去。
漁嫣扯掉喜帕,追至門邊去看,寂黑的夜色裏,隻見那道高大的身影已衝進雨中,漸行漸遠。
驍王府裏亂了,腳步四處響著,沒人過問漁嫣的事。
一個時辰後,皇帝下旨,驍王殉國,漁嫣移居驍王位於東城的別院。出門時連頂小轎也沒有,隻給她兩名弱婢,讓三人步行過去。
新婚即成新寡,漁嫣身上的大紅喜袍被大雨浸得濕透。她轉頭看向王府門口那雙黑玉麒麟,唇角扯出一絲苦笑。
三年後,已是建興二年,皇二子禦天祁為帝,芙葉太後獨攝大權,禦天祁大刀闊斧改革朝政,收效甚微。
春分後,雨漸多了,尤其是今日,從一大早起就未停歇,積了滿地的水。
夜色如潑了一硯墨,皇城籠罩在雨霧中,就連平常愛在晚上出來尋歡作樂的人也縮回家裏,不來淋這春時雨,據說會寒入骨髓,得惡疾。
一頂小轎穿過風雨而來,在巷子口停下。轎簾掀開,一盞翠色琉璃燈籠先探出來,接著便是漁嫣撐著油紙墨繪大傘,披著披風的清瘦身影。
“於大狀,就是這裏。”轎夫抹了臉上的雨水,低聲說。
“行了,半個時辰之後來接我。”漁嫣的聲音被風雨蓋住,輕不可聞。
她挑著燈籠快步進了小巷,巷子裏散發著潮濕的青苔味兒。她左右看看,把琉璃燈滅掉,脫下披風,露出一身暗藍色勁裝。
“該死的雨。”她輕咒一聲,笨拙地往樹上爬。
一身雨,一身汗,好容易攀到了樹上。屋子裏亮著昏暗的燈,從糊著輕紗的窗子裏透出來。她輕吸了口氣,順著樹幹小心翼翼地爬到了屋頂,把一片片樹葉輕輕撥開了些,趴下去往裏麵張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