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苗木生產發展趨勢
林業水利
作者:辛建芸
一、綠化苗木生產現狀
1.生產經營主體多元化
隨著政府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高度重視和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綠化苗木生產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綠化苗木生產的經營主體過去主要是以國有苗圃為主,現在則轉向國有、集體、個體共同參與,而且社會參與苗木生產的比例不斷提高。大量民間資本的投入成為促進苗木產業生產格局改變、樹種和品種更新、生產技術革新的最大動力。
2.種苗信息傳播加快,人們的經營理念日趨成熟
隨著林木種苗交易會、信息交流會的逐年增多,以及報刊、電視、廣播等多媒體的宣傳、報道,人們的信息、市場觀念增強,經營理念日趨成熟,在新品種的引進、種苗購置、苗木交易等方麵都逐漸理智。
二、存在問題
1.苗木生產品種單一,規模較小
由農戶組成的產業主體,起點低,規模小,抗市場風險能力弱,苗圃恰恰又麵臨著品種單一,鄉土植物品種缺乏的問題。另外,現有的園林苗木生產還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城市綠化要求,城市綠化的苗木自給率還很低,不得不大量調運外來苗木。由於外來苗木不能很好地適應當地城市的氣候和土壤環境條件,以及長途運輸對苗木的不良影響,導致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還很低,綠化成本增高,綠化效率降低。
2.苗木質量有待提高
由於近幾年加入種苗行業的新手增多,大多數對樹種的生物學特性和生態學特性不甚了解,隻注重信息的獲得和品種的選擇,而不能因地製宜的發展苗木,大部分生產以常規樹種、小規格苗木和低質種苗為主,抗市場風險能力弱。同時,不少園林苗木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有的栽植密度過大,苗木的生長空間太小,加上肥水管理不及時,苗木生長比例失調,致使合格苗出圃率低;有的不進行整形修剪、不及時進行病蟲害防治,使苗木抗逆能力差,幹形、冠形長勢不良,商品苗檔次低,優質苗出圃率低,直接影響了經濟收入。
3.生產品種大同小異,苗圃場缺乏特色
受傳統種植觀念的影響,產業主體大多處於:盲目跟風的生產狀態,不少農戶從山上、村子挖大樹移栽,缺乏從小苗培育的意識。再次,各苗圃生產品種雷同,缺乏特色,苗圃麵積雖然大小不一,但經營品種別無他樣,雪鬆、檜柏、球花石楠、鵝掌楸、桂花、木蘭、冬青、紅葉小檗等,你有我也有,比比皆是。
4.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園林綠化苗木生產飛快發展,但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的露天苗圃栽培方式,水、電、路等農業基礎設施、生產條件不夠完善,影響種子的出苗率和苗木的出圃率,導致園林綠化苗木的生產水平遠遠跟不上發展需要,苗木抗災能力和調劑運輸能力差。
5.園林苗木生產發展趨勢
(1)開發利用園林綠化資源的潛力極大
麒麟區城市綠化管理條例要求,要因地製宜,把引進優良品種與發展鄉土樹種相結合,地方特色樹種的苗木數量須占所選用苗木總量的60%以上。而我省有“植物王國”的美稱,觀賞植物資源極為豐富,在我區廣泛分布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針葉林,麻櫟、青岡櫟、雲南樟、雲南鬆、雲南油杉、華山鬆是這個區域的代表樹種。但從目前的城市綠化情況看,絕大多數觀賞植物隻栽培在植物園中,而在其他綠地應用的觀賞植物不多。進一步開發利用園林綠化資源的潛力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