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水利工程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和建議
林業水利
作者:高才
水利工程不僅僅是農村發展的重要支撐,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建國以來,我省陸陸續續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為農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便利條件,也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水利工程體係,無論在防洪還是灌溉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也為我們這個人口大國的糧食生產保駕護航。農業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在農業上的具體體現,要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多方麵因素的共同努力,任何一個單方麵的工作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下農業的科學發展的。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首當其衝的是對與農業聯係最為密切的水利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水利工程必須順應農業的發展趨勢作出相應的改革和調整,如此才能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水利工程的改革發展,需要多方麵的共同改進,下麵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麵來對我省的水利工程改革措施進行分析提出幾點建議。
一、農業節水措施
包括土地平整、深翻深鬆、免耕少耕,平衡施肥、秸稈還田和增施有機肥,提高土壤肥力。改進種植結構和耕作技術,以及防風林建設和水土保持,此類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農作物產量和產品質量,降低農田水分蒸發耗水量。農業節水措施,是對水利灌溉技術提出的高標準和高要求,對於提高農業用水效率這項重要的時代工程而言,要想將這項工作的效果發揮到最佳,就必須充分地正視技術創新在這項工作中所能夠起到的關鍵性作用。水利資源的保護,是一個係統的工程,必須將整個水利資源開發利用的各個細節工作納入到農業節水的係統工程中來。在水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一些工程技術,這些工程技術水平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水利工程的技術水平和技術效果。對這些工程技術進行改革和創新,是現階段提高我省農業用水利用和開發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麵。
二、工程節水措施
包括灌溉工程配套、渠道襯砌、低壓管道輸水、機電井建設、地麵灌溉設施改善、噴灌和滴灌係統,此類措施的基本作用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灌溉保證率。工程節水是我省水利工程在當前的發展趨勢中應當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我省的水利工程建設正在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進步在不同的地區進行著不同程度的調整,有一些全局範圍內的大型水利工程,同時也有各自水流流域內的一些小型水利工程。無論是大型的水利工程還是小型的水利工程,它們都要為農業灌溉服務,所以對於這些水利工程,特別是以農業灌溉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就必須重視工程技術措施在整個工程設計中的運用。
三、覆蓋保墒技術
在耕地表麵覆蓋塑料薄膜、秸稈或其他材料抑製土壤蒸發,減少地表徑流,蓄水保墒,提高地溫改善土壤物理性狀,達到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促進作物增產的良好效果。秸稈覆蓋一般可節水18%—22%,增產15%—20%,覆蓋塑料薄膜可增加耕層土壤水分2%—4%,節水23%—30%,增產35%—40%。
四、考慮農業種植結構
節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產率,但僅靠節水灌溉工程提高水分生產率是很有限的,灌溉和農業措施的結合,不僅是提高水分生產率的需要,而且是農民增收增效的需要。除滴灌和地下灌溉形式外,其餘節水灌溉形式都難以減少作物的棵問蒸發,特別在作物生產前期,作物的遮蔭率低,棵間蒸發量大。通常推廣的農業節水技術有:耕作保墒技術,如“虛實並存”耕作技術;秸稈、地膜覆蓋技術;噴灑抗旱劑如旱地龍;使用保水劑;采用抗旱新品種等。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應該遵循的一個基本原則就是因地製宜,針對不同的地區特征來選擇不同的農業種植結構。
五、加強節水工程管理
節水灌溉重建輕管的問題,已經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特別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和現有的生產方式下顯得尤為重要。國內外的有關專家認為,節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占總效益的50%,由此可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事實上,工程建設好,因管理不善使工程效益難以發揮的例子並不鮮見,哪裏工程管理好,哪裏效益就高。隨著我省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資本市場對農業的關注度也有所上升,在我省出現了一些較為新興的灌溉服務公司,以及各地成立的節水抗旱服務組織,在工程的管理運行方麵積累了一些經驗。各地推廣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租賃、拍賣、承包等形式,對於明晰產權,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調動農民的積極性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延壽縣新城水庫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