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業產業發展的區位商分析
論苑
作者:蔣廣興
摘要廣西農業產業發展是整個華南地區農業生產的重點,本文運用區位商理論與方法,對廣西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優勢性進行測度,得出優勢性排序,進而提出相關措施。
關鍵詞廣西;農業產業;區位商
1.引言
區域經濟學中,常用區位商來判斷產業能否構成地區專業化部門。區位商是指一個地區特定部門的產值在地區產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與全國該部門產值在全國產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之間的比值。利用區位商為人們區域經濟發展定量分析提供數據參考。探究廣西地區農業發展,對整個華南乃至南方地區農業生產都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關於廣西農業和農產品的研究較多,如李誌剛,蔣斌從貧困視角出發,基於國內外農業推廣、農業發展和貧困理論基礎,對廣西農業推廣進行了研究;韋誌揚,陸宇明等對廣西農業科技自主創新體係建設情況進行探討;樊端成分析了近現代農業結構的演變,為廣西農業戰略性調整提供借鑒;李仕強認為應通過加強工作體係、標準體係、檢測體係和認證體係建設,整體提升廣西農產品質量。
本文利用區位商分析法對廣西種植業、林業、牧業、漁業的發展水平進行測度,以期為廣西農業發展提供建議,為協調廣西農業發展提供借鑒。
2.基於區位商理論的廣西農業分析
2.1區位商理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區位商指數(Location Quotient)是經濟學中常用的分析區域產業優勢的指標,是產業效率與效益分析的一種定量工具,它通過衡量某區域要素的空間分布,反映某一產業部門的優劣劣勢及該區域在高層次區域的地位和作用。通過計算某一區域產業的區位商,可找出本區域的優勢產業,根據區位商LQ值的大小來衡量專門化率,其計算公式為:Q。式中,Q表示區位商,x表示i產業在j區域的產值,x表示該區域的j總產值,xi代表本地區所在國家或區域i產業的產值,X代表本區域所在國家或地區的產業總產值。Q值越大,表明i產業在本區域發展水平越高,發展優勢越強;反之,優勢較小。
2.2廣西地區農業產業區位商計算分析
本文選取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02-2012年有關數據,根據區位商計算公式對廣西農業產業區位商指標進行計算,計算結果如下:
廣西地區林業商數均值最高,總體也高於其他產業,證明廣西林業優勢最高;牧業商值整體較高,均值排第二,發展優勢顯著;漁業商數均值維持在1.75左右,屬於廣西次優勢產業種植業;種植業商數均值為1.61,在2011年下降明顯,優勢性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