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農民專業合作社加快了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為提高產品質量和科技含量,都主動尋求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給予技術支持,請專家進行技術培訓和現場指導,承擔新技術應用。哈爾濱市阿城區金京稻米專業合作社2009年在區政府支持下,承擔5000畝“鴨稻米”生產技術示範項目獲得成功,現阿城鴨稻米生產技術仍在推廣,認證的有機鴨稻米,以每公斤20元的價格銷往哈爾濱市、北京、青島等地,產品價格是普通大米的2-3倍。哈爾濱天時粘玉米專業合作社,種植彩、白、黃三個係列八個優質品種粘玉米,暢銷廣東、上海等大城市,注冊商標“粘粘多”產品質量佳、銷量大、效益好。
3、產品質量提高,市場競爭能力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非常注重產品質量,認識到產品質量是市場競爭的基礎。拓展市場銷售渠道,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是合作社成員獲取良好經濟效益的關鍵條件。314家合作社,現有工商產品注冊品牌的有15家,有產品標準認證的31家,其中有機標準認證6家,綠色標準認證的5家,無公害標準認證的20家。由於產品質量的提高,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如金京稻米專業合作社在2011年哈爾濱市農產品博覽會上一次就與“北大荒人集團”簽約8800萬元的優質米銷售合同。
4、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了農民素質的提高。由於多年來農業等相關部門對合作社負責人及成員的指導、宣傳和培訓,加之專業農戶在合作生產、經營的高標準曆練,合作社成員科技、誠信、守法、競爭、文明等意識都有所提高,提高了社會主義新農民的綜合素質。
5、促進和帶動農民增收。合作社的發展使成員農戶收入不斷增加,據2012年統計,合作社成員農戶較普通農戶,戶均增收3000-5000元,並逐步建立了農民增收的長效機製。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農村合作經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