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郎一肚子的話要說,一路上,卻怎麼也不願開口。
經過三月十五日的一夜激戰,怒江水患徹底平息。黎明百姓奔走相告,男女老少載歌載舞,一片歡騰。
蓮房大街上人頭攢動,百姓自力搭起戲台,歌舞升平。正是人馬喧囂,萬眾齊歡,好不熱鬧
這難得太平,三寶郎功不可沒。怒江上下,百姓紛遝而來,殺豬烹羊,要犒賞蓮岐三寶郎師徒兩個,並要一睹這位淩波激流,聯手天兵,智降龜精的少年才俊,人中麒麟。
蓮房後廳內,已擺好美酒佳肴,裏間鄉紳,社中名流,早已齊聚一堂,專候蓮岐師徒大駕蒞臨,便好開席宴慶。
略作排序,大家入席坐定。
座中一耄耋老者,乃是裏長。他首先端起酒杯,顫顫巍巍祝賀道。
“各位高鄰,今怒江千年水患得以平息,真可喜可賀。值此大喜之日,老朽謹代表鄉裏百姓,感謝當今易醫大家蓮岐蓮醫仙,及其高足三寶郎,為民除害,大功告捷。請接收眾鄉鄰及老朽的一片真摯謝忱。當滿飲此杯,不負高義。”
“好。滿飲此杯,不負高義。”
眾人附和,觥籌交錯之間,一片喜慶祥和流溢在這陽春三月的薰風之中。
“聽說,三寶郎小小年紀,便有這等過人本事,竟能淩波激流,聯手天兵,擒拿龜精如閑庭信步,笑看雲舒。真可謂少年英雄,鳳毛麟角啊。”
“我們怒江流域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如今,又出了這一對天毓英才的師徒二人,乃我鄉裏之驕傲,黎民之福祉也。”
酒過三巡,耄耋裏長霜眉一抖,雪鬢堆笑。
“蓮醫仙,還記得去歲三月三那次聚會嗎?”
蓮岐早知其意,遂朗聲一笑,附和道。
“哈哈,你想說那次為平怒江水患所卜之卦吧。我豈會忘了?”
“正是,哈哈。那時蓮醫仙便已斷定此事九重陽上大吉。果然如神,後來黑龍王前來蓮房求解無子之殤。問題果然峰回路轉呢。”
“是呀,可是誰曾想到,今日龍宮赴宴,卻趕上天兵天將在怒江擺下戰場?從來造化無常,人生多少事,未必事事預測,件件先知啊。”
此時,座中一紅臉體胖老翁起身道。
“聽說,這次事件中,造就了以為不世奇才,人稱三寶郎,不就是蓮醫仙閣下高足?可否讓他出場,讓老朽及在座各位高鄰,一睹其少年英雄之風采?”
“應該,應該。我們仰慕已久。”
蓮岐見大家對他的徒兒如此稱讚,不覺麵上蔚然。
“好呀。三寶郎,今日也該你出來說說話啦。看了你昨夜之修為,為師甚是欣慰。哪一天離了師門自去,我也大大放心嘍。”
三寶郎朗眉輕揚,如芒的星目放射著更加冷毅深沉的智慧之光。
“在下三寶郎,承蒙各位師長高鄰抬愛。昨夜怒江之戰,實屬僥幸,何足掛齒?慚愧,慚愧。”
原來這位紅臉老翁乃是前朝閣老,在此莊上隱居多年。鄉鄰哪知他的來頭?但見氣度言談不凡,平時吃喝用度寬裕,人皆稱呼他鴻升老員外。此次赴宴,名為祝賀,實則另有心事,別懷他情。
你道為何?鴻升老員外有一兒子,年當少壯,當朝令其節度西方邊地金城使。結婚三年,其妻一直未孕,且上任後,府衙怪事不斷。許久以來,遍延名師,皆不中意。今得知三寶郎怒江一戰成名,知道他青出於藍,已是雛鳳清於老鳳聲。有心薦舉他一把,故而借宴會之機,再三考察,複驗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