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抵達(1 / 2)

終南山,脈起昆侖,尾銜嵩嶽,鍾靈毓秀,宏麗瑰奇,作都邑之南屏,為雍梁之巨障。其中盤行目遠,深嚴邃穀不可探究,關中有事,終南其必爭。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峻拔秀麗,如錦繡畫屏、聳立在秦嶺中段,素有“仙都”、“洞之冠”和“下第一福地”之稱,為道教發祥地之一。

春秋時期,函穀關令尹喜,於終南山中結草為樓,每日登草樓觀星望氣。一日忽見紫氣東來,吉星西行,他預感必有聖人經過此關,於是守候關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雲衣,騎青牛而至,原來是老子西遊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請到樓觀,執弟子禮,請其講經著書。老子在樓南的高崗上為尹喜講授《道德經》五千言,然後飄然而去。

尹喜遂創立樓觀道,樓觀成了“下道林張本之地”,曆朝曆代都會整飭興建道宮,可惜最後大都毀於戰火。

太乙鎮,坐落在終南山之下,距離全真教道宮不遠,終南山眾多修道之士,平日采買衣食皆賴此鎮,而入山進香百姓也需在此落腳休息,所以太乙鎮雖然不大,卻也有茶館、酒樓、客棧,方便過往客人的吃住。

這一日,一輛轆轆的馬車悄然駛入太乙鎮,駕車的卻是一名身穿青衫書生,馬車駛入青石板的街道,書生朝周圍打量一眼後,揚起馬鞭,趕著馬車,朝那家掛著大大幌子旗的興隆客棧行去。

馬車剛落定,侯在興隆客棧門口的二便趕上前來,二頭戴襆頭,肩搭白布巾,身著麻黃長褂,年紀甚輕。

一溜跑到馬車前,二朝李夢龍擺出個憨厚的笑臉:“客官,是來進香的吧,是去重陽道宮,還是去樓觀道宮呢?”二有話癆潛質,不待他回答,自顧自地:“我建議客官還是去樓觀道宮的好,三月前重陽道宮遭了災,大半道觀都被燒毀,隻怕去不得了。”

“哦?竟有此事?”李夢龍跳下車轅,追問道:“重陽道宮為何會被燒呢?”

二賊頭賊腦地朝周圍掃視幾下,然後湊到李夢龍耳邊,低聲耳語,聲音裏透著一股子猥瑣的味道:“聽重陽道宮裏藏著個絕色大美人呢,連蒙古的王子都知道了,帶著人來要搶回去做妾,重陽宮的老道舍不得,要留著美人自己享用,最後就打起來了,重陽宮也被燒了。”

二的眉飛色舞,煞有介事,最後還咂咂嘴,有些可惜地道:“道觀都被燒了,大概那美人被蒙古人搶去了。”忽然又有些氣憤,二朝地上吐了口吐沫:“呸,那群牛鼻子老道也不是好東西,一把年紀了,還霸著個美嬌娘不放,聽那個美人隻有十八歲呢。”

全真教道士與蒙古王子為搶美人大打出手,這法倒也有趣,李夢龍心底暗笑,民間以訛傳訛,最後竟傳成這樣,不知道全真教的牛鼻子知道,會不會氣的吐血。

事實上,火燒重陽宮的罪魁禍首正在馬車裏待著呢!

李夢龍裝出義憤填膺的樣子:“那幫全真教的牛鼻子真不是好東西!”二狠狠的點了點頭:“對,真不是好東西。”

二很是氣憤,一副涯流水遇知音的樣子看向李夢龍,忽而又壓低聲音道:“客官自己知道就好,可別到處亂呐,全真教的勢力不,要是被他們聽到,少不得要挨上一頓結實的。”

“多謝兄弟提醒。”李夢龍點點頭,接著掀開車簾,從裏麵拿出兩個包袱遞給二:“煩勞兄弟幫我拿著。”二笑著接過包袱,摟在懷裏。

李夢龍將車裏的李莫愁扶了下來,正要二領路進客棧,卻發現二雙眼直愣愣地盯著李莫愁看。

李莫愁身穿一襲貼身的素色長裙,越發顯得身姿窈窕,即便頭上戴著冪蘺,還是遮掩不住出眾的風華,難怪會讓二看直了眼。

李夢龍幹咳一聲,二才回過神來,臉上露出羞赧之色,連忙躬身請二人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