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外,大隊人馬集合完畢,整軍待發。李洪義再次抬頭看了眼外麵漆黑異常的天空,心知不能再拖延下去了,於是下令道:“出發!”
眾將領命,大家簇擁著主帥出帳。此時外麵早已做好了萬全的準備,馬蹄裹布,口中銜枚,確保撤離成功。李洪義見狀十分滿意,騎著高頭大馬,率領大軍向永靖撤退。李洪輝殿後,他看著大軍乘著夜色悄然退出,直至最後一人。然後自己再次望了一眼金城,眼底有一絲留念,然後一甩馬鞭,追趕前軍。
金城,隻餘下了幾千守軍,在那裏虛張聲勢,上演一番空城計。
然而此時,他們誰也不曾料到,一天之後,才有聖旨到達金城,禁止撤兵。可惜那時,大軍已退,一切都已無法挽回了。
李洪義撤到永靖後,開始了積極備戰中。他知道此時不能再拖,否則多拖延一天,金城那邊便多一份露餡的危機。然而當他和弟弟李洪輝分析戰況時,卻發現南山,的確是擋在中央的一塊攔路石。
有人提議繞過南山,但是李洪輝一言否決了,“這樣不行,如果繞道的話,至少得兩天時間。而且其中可能會遇到敵方偵騎,一旦驚動了敵人,偷襲如何進行?”
“難道我們翻山過去?可是南山如此陡峭,爬山也至少得花三四天吧。”
“雖然爬山會躲過敵人眼線,但是也太危險了。”
“是啊是啊,而且南山樹木稀疏,沒法隱藏。大軍從山上下來時,就是敵人的領地了。一個不小心,西甌他們抬頭就會察覺山上有人的。”
李洪義沉默的坐在主座上,他這時才發現,統領全軍和當先鋒有著天壤之別啊。以前他隻需要往前衝衝衝,不需要思考什麼戰略戰術。可是現在,全軍的擔子都在他肩上,讓他不得不耐下性子,深思熟慮起來了。
“此事,容後再議。”李洪義雖然心底沒有主意,但他麵上還是不動聲色。眾將見狀,也不敢逆其威嚴,起身告退。而唯有李洪輝,讚歎的看著大哥,心道李洪義此番出征,真的是磨練了不少。
待眾人走後,李洪輝主動跪地,請罪道:“末將考慮不周,讓將軍陷入進退兩難之地。末將之罪。”
“罷了。”李洪義扶起弟弟,“這事不怪你,怪就怪我決策不當吧。沒想到統軍這麼難,現在回去是不能了,該如何是好?”
“我們對這裏地形不熟,現在隻能多派些兵,查探南山地形。若是有什麼捷徑,那是最好不過的了。”
李洪義卻惆悵道:“這樣又得花幾天時間,金城那邊能堅持的住嗎?”
“我們隻能寄希望於金城的數千守軍,能夠多堅持幾日吧。”李洪輝現在也沒什麼良策了。他又開始思念邵安,如若邵相在此,定會有絕處逢生的妙計吧。
※※※※※
西北大軍陷入僵持階段,而邵安這邊卻是進展神速。邵安來到泄洪的地方,望著湍急的江水,邵安若有所思。他發現東河一帶河道最窄,流速最快,然而東河河堤卻修得毫不牢靠,最有決堤的隱患了。
看來這事不是馮徹之過,而是那些修堤的官員們,中飽私囊,把河堤修的不堪一擊,這才逼得馮徹不得不泄洪啊。邵安看著急流的江水,依然覺得後怕,幸好馮徹當機立斷,及時泄洪了,沒讓險情發生。否則這裏再鬧水災,官府賑災濟民的,又得消耗朝廷一大筆銀兩。
“我們沿河堤再走走吧。”邵安對阿瑞說道,然後兩人踩在泥濘的江岸,有些踉蹌的艱難前行著。這裏,不久前曾是良田萬頃,然而此時,卻是汪洋大海了。也怪不得那些士紳,捶胸頓足,誓要報複馮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