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大理寺衙門如往常般忙碌著,忽然見前任上司蹣跚而來,在坐的所有人都停下手中的活,默默起身行注目禮。
馮徹雖然斷案鐵麵無私,但素日裏待下寬和,大理寺上下對馮徹皆十分敬重。如今長官驟然犯案被貶,繼任大理寺卿的人選暫未定下。此刻大理寺群龍無首,正是人心惶惶之際。
而馮徹這時候回來,眾人瞬間找到了主心骨,都凝視著馮徹鄭重的封卷交印,聆聽著他對諸人細細的交代叮囑。
諸事移交完畢,馮徹緩緩步出正堂,在大門口駐足。他最後一次轉頭,回望身後雄偉的建築——大理寺。而這座威嚴肅穆的最高審判衙門,在煌煌朝陽的映照下,也靜謐地回應著它前任主人的凝望。
前來送行的隊伍黑壓壓的一片,卻是悲壯且安靜的。他們沉默的看著馮徹的黯然離去,目光中有些不舍,有些憂傷,更多的是茫然且不知所措。
邵安沒有同那些送行的人那樣站在大理寺門口,而是在人群之外遠望。目睹馮徹這樣一個忠臣幹吏被貶,不禁自心底傳來一陣蕭索的寒意,徒生悲涼。他抖擻肩膀,轉身打算離去,卻發現一位決不可能在這裏的人,卻出現在此處。
其實高巍早就看到了邵安,默默盯著他的背影許久,目光中透露出幾分森冷的寒意。因為他不由想起前幾日有人飛箭密告,上書僅十二字:馮徹冤枉,邵安主謀,徐磊知情。
高巍翻來覆去查看此匿名信,除十二字外再無半點蛛絲馬跡。他毫無頭緒,隻得去問徐磊。經徐磊證實,事實果然如信中所言,徐磊去大理寺告狀,是邵安指使的。
高巍的怒氣可想而知,此刻再見邵安假惺惺的來給馮徹送行,心中大呼無恥,恨不能在他身上盯出幾個洞來。
“高將軍。”出於禮節,邵安不得不走上前,生硬的打了聲招呼。
高巍皮笑肉不笑的說道:“邵相也來送馮大人?”
“這話應該由本官問高將軍才是。”
“世人都道本將恨毒了他,其實不然。馮徹是個好官,本將也極為欣賞,怪隻怪他觸犯了樞密院的底線。”高巍倏然笑了,“然本將現在才知道,其實罪魁禍首是你——邵安!無論是本將還是馮徹,甚至是你哥哥李洪義,你都在利用。”
邵安板著臉,不反駁,亦不辯解。
高巍最恨他不慍不火的樣子,怒道:“現下科舉事平,利用完我了就翻臉?”
“本官不想讓忠良之臣寒心。”
“那你置我樞密院於何地?邵安,你這是要和樞密院宣戰嗎?”
“正、有、此、意。”邵安一字一頓道。既然二府相爭無法避免,不如趁早開始!
————————————————————
①出自:《明律·刑律·斷獄》其中,“平人”,指沒有犯罪的普通老百姓。
②出自:《唐律疏議·斷獄》其中,“禁”,囚禁。“鏁”就是“鎖”字。“杻”(chǒu)木製刑具,手銬。
****************************************
第二卷完,撒花!!!終於寫到將相互掐了,好嗨森!表問我告密者是誰,那是個伏筆。你們可以猜猜李洪輝的身份,那不算伏筆。姑娘自認為文中暗示挺明顯的,大家試試推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