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直二話不,立刻擼起袖子反對道:“啟稟陛下,三法司呈至堂前的這些罪人和物證,可是足足在江南填進一百多大青刑部特戰隊的精英和數十大青披甲州軍的生命,才搜集回來的確鑿證據。”
“在陛下治理下的盛世青國,最繁榮富庶的江南道,居然藏有敢伏殺皇城特使辦案人員和大青將士的逆匪,這實在是太駭人驚聞,這還是青國的江南道嗎?這與時常掠邊隨意冒犯大青威嚴的蠻荒蠻族之地有何區別?”
“江南出現這樣的亂象,微臣認為與江南道鎮軍,與地方布政使司乃至江南道總督的懈政都脫不開幹係!”
“亂世需用重典,既然整個江南道已經亂到匪欺官而地方不察的地步,微臣認為朝廷必須要下重手把潰爛的整個江南道給刮骨去毒,微臣提議啟用巡撫製度,特派巡撫下江南道專理此事,此巡撫兼掛都禦史銜,提領巡按、監軍與專案組,下江南清吏治,整軍經武,還江南道一個朗朗青。”
韋直到後麵已經是怒目直斥,盡顯禦史風範,最後,韋直以一個很有力度的跪拜禮收場,伏地久久不起:“望陛下為蒼生願!盡掃奸妄!”
眾官嘩然,誰都沒想到韋直搞出這一手。
關於朝廷臨派的六道總督這一職,眾官早已經不知道吵了多少個朝會了,大部分官員都認為總督一職權柄過重,而且轄區太大,會對轄區內的本土執政部門造成一定的行政幹擾,設總督這職將會得不償失。
後來在青帝的執意幹涉下,朝廷各官和地方才捏著鼻子認領這些個臨時下派的五道總督。
對於突然冒出來的這總督的工作,京都各部衙門還算是支持的,這總督畢竟還是京都派下去代表著朝廷威嚴的集權產物,同在京都的各個部門互相幫忙也得過去。
但地方上就很不待見這些總督了,各自祭出官場上的手段,把這個下派的臨職總督當祖宗泥塑給供在香台上,光給香火不給下地,在本土各種政務工作上敷衍得一塌糊塗。
而派下去的各總督也識趣,下去也不亂伸手,僅是依著青帝的密旨牢牢地控好當地軍務,並不多插手政務,這才相安無事了幾年。
雖然這總督算是磕磕絆絆地安置下去了,但朝堂官員還是心存憂慮,擔心總督遲早獨攬大權後,一旦有反心危害可是不,後來又有大學生提出,在總督之下增設巡撫一職,把總督轄下一道拆成數省,每省設一巡撫,以形成對總督權柄的少許分化和製衡,又能居中節製布政使司等地方三司的本土政權勢力。
這個巡撫的提議更是惹來更大範圍的討論,有些老學究更是痛斥這樣不就是等於多了數個總督了麼?這樣放一堆大爺下去互相打架,當地的官員還用不用幹活了?每都忙著互相扯蛋了,到底聽誰的算?
當時青帝和內閣也認為巡撫這職司有待商榷,所以就把這一提議給壓下去了。
沒想到這次韋直借著太子得勢這個節點又把這事提出來了,看來太子這次鐵了心要把這江南給囫圇吞下了。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