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剛休三天,張國良就被突然召回,從此開始了長期兩地分居的生活。1989年兒子出生,由於親人都不在身邊,隻能把孩子鎖在家裏。有一次,孩子睡覺的時候一翻身掉到了地上,摔得哇哇直哭,等到韓雪梅下課趕回來的時候,孩子早已哭得沒有力氣了,在地上一個勁兒地抽搐,韓雪梅一把抱起孩子,一口氣跑到醫院,眼淚如珠子般掉了下來,她有一肚子的委屈,也想和丈夫抱怨一下,但為了不影響丈夫工作,她都忍下了。

1994年不到五歲的孩子突然發高燒40度,住醫院幾天高燒也沒退下來,一邊是躺在病床上發著高燒的孩子,一邊是滿懷期待的學生及家長。同事們勸她,趕緊打電話讓丈夫回來照顧孩子,但是,為了使丈夫更好的在部隊服役,韓雪梅又一次自己承擔。這件事直到十月份張國良回家休假時才從她的同事口中得知,張國良萬分愧疚。

為了更好的支持丈夫工作,2000年初妻子離開了三尺講台,隨調到廊坊市公安局審計處工作。雖然可以結束長期的兩地分居生活,家與部隊機關僅一牆之隔,但是已走上參謀長崗位的丈夫每日的工作更加繁忙,經常加班至深夜,有時連吃飯都顧不上。遇到執行任務就更沒有時間了,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個團圓飯,都成了一種奢望。正是在韓雪梅的理解和支持下,張國良在部隊更加安心地履職盡責。

說到家人的支持,張國良說:“沒結婚的時候,一年回一次家,結婚後,一年回兩次”。對於這樣的生活,他似乎習以為常,一句“所有的官兵都這樣”道出了軍人的生活。

人民的忠誠衛士

2007年夏天,張國良和他的戰友們在秦皇島海港區一居民院裏,發現了持槍的5名毒販子。當時接到線人報告,5名攜槍毒販就在臨河裏居民樓的301房內隱藏。接到上級的命令和公安局的通知,張國良命令機動中隊緊急集合,部隊趕到現場時天剛蒙蒙亮,先期到達的公安幹警對采取什麼方式抓捕遲遲無法決定。見張國良帶領武警官兵趕到,公安局長把目光投到了他的身上。

張國良明白局長的意思,了解了情況之後說:“把突擊的任務交給武警吧。”

當時現場的人很多,張國良首先讓公安人員把少數圍觀群眾撤離,防止犯罪分子狗急跳牆抓住群眾當人質。他看到毒販住的房間前後窗都有防盜網密封,隻有房門一個進出口,突擊的方案便已在心中形成。通過對鄰居的訪問,知道這戶人家中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張國良分析說:“現在已將近六點鍾,馬上到了孩子上學的時間,部隊提前埋伏好,趁孩子開門出來上學的瞬間,突擊進去!”

埋伏的官兵靜靜地等待著,張國良參加這樣的突擊並不是第一次,從軍20多年,可以說大小事件處置過不下百起,每次他都是站在突擊隊的排頭位置上。

情況果然如張國良預料,半個小時後301房的門打開了,小孩剛剛走出來,突擊隊員便閃了進去,按照預先的分工,每兩人控製一個房間,5個毒販還沒來得及反抗,就成了甕中之鱉。當場搜出手槍兩支,毒品400多克,毒資60多萬元。

“指揮員的任務不是當突擊隊員,而是指揮。”這些“抗議”無論戰士幹部都給他提過,可他的理由更充分:第一你們沒我有經驗,關鍵時刻經驗決定勝負;第二現場情況一旦發生變化,我的應變能力比你們強,關鍵時刻應變能力也決定勝負;第三我的年齡比你們大,是結過婚的人,你們還年輕,還有更好的生活在等著你們去品嚐。張國良的充足理由讓他總是一次又一次的出現在危險時刻的突擊隊中。

這樣的成功戰例對於張國良來說,隻是他長期以來維護社會穩定、確保內部安全的一個組成部分,他說支隊13年無事故並不是沒有隱患,而是支隊官兵們用對黨的忠誠、用過硬的軍事素質把它消滅在了萌芽狀態。秦皇島是個特殊的地方,張國良心中清楚,任何私心雜念都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後果,任支隊長8年來,他始終遵守著為自己劃定的原則,那就是無私、無畏、盡職、盡責。認識張國良,使我感受到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高尚品格和無窮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