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九華示範區負責人介紹,2009年1月示範區自出台《關於九華示範區農村集體土地征收補償資金入股經營試行辦法》,並明確自2010年1月起,啟動集體土地入股經營試點工作。截止到今年6月,已有19個村參與入股,農民集體土地入股資金近4億元。

為了做好土地改革這篇大文章,湘潭九華示範區成立了湘潭九華經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由該公司為控股方,各村民委員會為股東,依法組建了湘潭九華項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並按《公司法》設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三會”管理製度,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元(其中九華經濟建設投資出資2900萬元,各村民委員會出資100萬元)。以被征拆村民自願為前提,村幹部逐戶登記入股數額,發放股本折,再將農民集體土地征款集中到村委員,統一組織入股。同時,依據保本保值原則,股本金由九華財政局擔保,以2-3年為一期,原則上中途不退股,村委會的股金回收額為實際出資額的10%,每年分配一次。為確保入股農民利益,規避風險,九華經濟建設投資公司通過全體股東會議決定,由九華經濟建設投資公司所儲備的1000畝商住地作為抵押擔保,委托該公司承包經營九華項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管理。土地入股資金則主要用於九華示範區範圍內的標準廠房,住宅建設服務,市政設施建設等。經營期滿後,股東股權由九華經濟建設投資公司按BT方式回購。

全員服務 爭創湖南又好又快園區

從一片荒蕪之地,到建成一座30平方公裏現代化的工業新城,九華人隻用了8年。對於一個經濟並不發達的湘潭市來說,這是個奇跡。

湘潭市委常委、副市長、九華示範區黨工委書記楊親鵬,作為九華創業的領軍人物,對九華日新月異的變化最有發言權。他說:“九華作為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產業發展的代表,之所以擁有今天的成績,就是管委會實行全員全程服務。在九華,沒有公務員,隻有服務員。我們九華人的理念就是:所有的部門都是服務部門,所有的崗位都是服務崗位,所有的公務員都是服務員。”

八年來,九華示範區黨工委、管委會不僅處理好了入園企業和園區的關係,而且處理好了和拆遷群眾及周邊老百姓的關係。九華管委會認為,入園企業是園區的衣食父母,與園區唇齒相依,共有共榮的關係;而服務和處理好與拆遷群眾關係,同樣涉及到項目建設大局。“群眾利益無小事”。自成立以來,九華示範區始終把園區、入園企業和拆遷農民三者當作九華大家庭成員,三者和諧共處,同心同德,共同做大九華的“家業”。特別是在征地拆遷工作中井井有條,真正做到了征地拆遷“零投資”,贏得了各級領導的好評和九華廣大農民的擁護。

楊親鵬副市長表示,在國家“十二五”期間,所有的九華人都必須爭當發展先鋒、改革先鋒、服務先鋒,為打好園區管理提升示範戰,打造“實力九華、魅力九華”,實現九華又好又快的發展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