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投資趨勢不明,產業園區投資向好
機會
作者:小飛
政策鼓勵凸顯商機
據陳俊介紹,相對住宅型樓市和商業地產,投資產業園區具有以下幾個優勢:
一是,產業園區不屬於“新國八條”調控範圍內,投資方式更加靈活;
二是,現在國家鼓勵發展區域經濟,而興建產業園區屬於國家鼓勵的範疇內,且各地方政府對產業園的投資建設還有多方麵的政策優惠,如減免稅收等;
三是,利潤較高,以轉租為例,現在很多產業園區的初始租賃價格很低,甚至是零租金。當產業園區發展起來後,其廠房或者辦公室的租賃價格會相應提高。投資者可以賺取較高的利潤。若是投資者選擇購買產業園區部分房產,等產業園區發展起來後,房產將會升值十幾倍,甚至上百倍。如無錫某產業園區,2011年初剛剛建成,仍以從事轉租的投資者為例,該產業園區初始階段對外的租金是0.5元/平方米/月,而且與承租方一簽就是5年的合同,到2012年初,該產業園區的租金已經上升至2.2元/平方米/月,承租方即投資客,一平方米就能賺1.7元/月。
四是,投資額相對較低,絕大多數的產業園區比較偏遠,房價相對市區內便宜很多。以湖州市為例,市區工業物業平均價格約三四千元/平方米,而周邊產業園區中平均價格約為幾百元/平方米。
商圈經濟拉升回報率
除此以外,陳俊還介紹,很多人隻是看到投資產業園區這一個生意,其實這背後隱藏一個更大商機——商圈經濟。以浙江義烏小商品城為例,最初建立的時候,小商品城隻是一個位於義烏郊外的商城,但是現在當初荒蕪之地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商圈,同時使得商城及周邊地區物業的“身價”飆升了上百倍,給當初的投資商帶來了巨大回報。據上海高力物業顧問有限公司調查數據顯示,若產業園區經過發展可形成商圈,投資者在產業園區上每投資1元錢,至少可以得到30倍的回報。
正是因為看到這點,不少浙商紛紛從商業地產撤出,而轉向產業園區。
30萬元投資起步
陳俊介紹,投資產業園區有很多種方式,對於中小投資者而言,最佳投資方式有兩個,一是轉租;二是購置,等到時機成熟再銷售。前者的好處是,投資回報較快,可能幾個月就能看到效益,但是利潤空間未必大;後者的好處是,投資回報高,但是投資時間可能較長,有時要等上幾年的時間,而且投資額也較大。
如果投資者選擇轉租環節,其最低投資額30萬元即可,以三線城市淄博的產業園區為例,初始租金約0.5元/平方米/月,租期最短也要5年,30萬元大約可以承租1萬平方米。
如果投資者選擇購買相應物業,最低投資額約120萬元,仍以淄博為例,一平方米的初始售價約兩三百元,投資者大約可購買幾千平方米的物業,擁有年限至少20年。
兩大風險不可忽視
據本刊記者調查了解,該生意有兩個風險非常值得關注:
第一,升值時間和空間。雖然前文說過無錫某產業園區的租金大約一年的時間就上漲了4倍多,但是並非所有的產業園區租金都能在這麼短時間內上漲那麼高。據了解,近半數的產業園區大約第三年的時候才會出現升值現象,部分則需要等待更長的時間。
第二,產業園區的發展。很多地方都在大力興建產業園區,但是受當地產業發展以及其他因素的製約,產業園區可能最終難以發展起來。如果投資失誤,損失巨大。
“五看”評估投資價值
據業內相關人士介紹,評估產業園區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指標:
1. 看地點。首選國家鼓勵發展區域經濟範圍內的城市,次選東部城市,第三選南部城市,第四選中西部城市。
2. 看時間。建成時間超過3年,且招商情況不佳的產業園區,謹慎投資,因為在當地政府鼓勵之下,3年的時間尚未發展起來,未來不容看好。
3. 看產業。新建產業園區承擔的主產業是否是當地政府鼓勵的產業,或是當地的支柱產業,若不是,建議謹慎投資。
4. 看規劃。新建產業園區周邊是否有一些市政規劃,或者房產公司的投資計劃,時限最好不要超過3年。
5. 看配套。新建產業園區周邊的交通是否發達,離港口、車站、機場是否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