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一信步在帝都城內走著,一邊去尋吃飯的地方,一邊暗自打量城中往來行人,隻覺得闊別兩年,這帝都城內也是愈發繁華起來。
兩年前,帝都城內的商販還多集中於統一的商鋪街區,而現在,隨便去往一條小路,也能見到零星的走販挑出一副擔來,或用竹筐籃簍,或就地鋪一條布毯來,將各式各樣的商品擺放其上,有的賣豆花糕點之類的小食,有的賣手串發簪之類的女孩兒物事。
李源一甚至還見到有兜售些瓷器漆具等南北珍玩的,想來是商市裏頭的門麵都已經占滿了,這些人不得已隻能到民坊街頭來販售,所幸戶部對此也向來是寬容,隻要這些人行商本分,不去擾民,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由得去了。
一邊看著,李源一心中漸漸覺得輕快起來,心想前線將士浴血拚殺、戰死疆場,所圖的,不就是能讓後方的父母妻兒能夠像這般生活得太平如意麼?所謂鐵衣巍巍,如山如壁,概家國之堅牆,便當是如此。
不知不覺,李源一行到一處地方,隻覺得周邊街景自己已經越來越熟悉,抬頭一看,原來是和樂樓到了。
這和樂樓是戶部點檢所在帝都開辦的十處官辦酒樓之一,位於帝都內富紳與官員宅院最多的清河坊正街以東,雖然所處的地方屬於人流密集之處,但是這酒樓卻是鬧中取靜,特意挑了一處背靠環城河的角落,隻留一處大門在街頭迎客,餘下酒宴廂房則盡皆造成船坊一般的模樣,往環城河裏頭去延伸,不論外觀景致與裏頭的裝潢,也都匠心獨運,雅致得很。
如此費心的裝修與官辦的背景,和樂樓自然不是尋常的百姓能夠消費得起的地方,通常而言,隻有朝中的重臣,或者各界亨通的巨賈,才能在這和樂樓裏頭消費。
李源一的父親李開溯乃是當朝水郡督統,即使在帝都皇城所在之處,也算得上是響當當的人物,所以定當也將這和樂樓當作飲酒喝茶的地兒,甚至在這樓中還專門有一間包房,是留給水軍督統府的,李源一少年時候,便常在這裏吃些家中不太去做的酒菜。
李源一抬頭看了看和樂樓的金字牌匾,心裏覺得親切,暗道反正暫時也不急著回家,便先去這處點幾盤舊時喜歡的小菜來,一邊吃著,一邊也好去想想待會怎麼去與父親李開溯談論南線的事情。
進得和樂樓,李源一認得那跑堂的小二,與在櫃台前正撥弄著算盤珠子的賬房先生還是從前的那些人,便笑了笑,繼續往樓上自家的那處包房去走,卻不料走出兩步,那小二“咦”了一聲,便趕將上來想要將李源一攔下。
“這位軍爺,”小二上下打量了一番李源一,隻覺得這人臉熟,而且身穿戎裝,自然是軍中的人,便道,“樓上是城裏頭各個官家的包房,請問軍爺是哪座府裏頭的,是否要小的引您上去?”
李源一見這小二不識得自己,心中好笑,一時間竟也暫且忘了方才的那些煩惱,隻想要打趣一番這人來,便道:“我是從南邊邊城裏頭回帝都來複命的守將,聽得和樂樓的酒菜在帝都算得上一絕,這便想在樓上找處靠窗的雅座,景致好點,一邊看看帝都街景,一邊吃些你們的拿手菜式,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