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波河~波河~(3 / 3)

當聽說貢帕蒂的西部軍團向著帕維亞進攻,威尼斯軍隊已經進入倫巴第地區時,奧孚萊依知道該是他出擊的時候了。

做為最早跟隨亞曆山大的舊部,奧孚萊依可以說是阿格裏人的驕傲和偶像,即便是曾經擔任獵衛兵指揮官的布薩科也無法和他相比。

做為羅馬忒西亞軍隊的參謀長,奧孚萊依曾經為亞曆山大製定過好幾次戰鬥的計劃。

而且在亞曆山大不在的時候,他也曾經多次以公爵在軍隊中的代理人身份指揮過羅馬忒西亞軍隊。

但不論是奧孚萊依本人還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有個或許做為參謀長並不算是缺點,但做為獨當一麵的將領,就有些過於突出的問題。

奧孚萊依,有時候難免優柔寡斷。

正因為這個,亞曆山大在製定倫巴第計劃的時候,最終決定由貢帕蒂,而不是奧孚萊依擔任西部軍團的指揮官。

對於米蘭和整個倫巴第,亞曆山大給貢帕蒂的指使十分簡單明了。

“依照當時的局勢,自行決定是否奪取米蘭,至於倫巴第地區的具體行動,則以令羅馬忒西亞獲取最大利益為目的。”

這樣一個可以讓前線指揮官擁有最大程度自由選擇具體戰術的命令,對貢帕蒂來說無疑能讓他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是對奧孚萊依來說,這樣一個命令或許反而會成為令他瞻前顧後,束手束腳的無形枷鎖。

亞曆山大很喜歡巴倫娣那種“讓真正的專業人士去做他們熟悉工作”的態度。

這不論是在費拉拉的第二次羅馬涅戰爭裏,還是在與法國人的對抗中都充分證明是正確的。

而對於他自己的手下,亞曆山大也很了解,所以他把擅於捕捉戰機的貢帕蒂派往倫巴第,而讓雖然有些保守,卻以一向穩妥著稱的奧孚萊依緊緊的盯住波河一線。

所有人都知道威尼斯人勢必會出兵幹預,隻是這個幹預的時機卻是異常重要。

亞曆山大需要一個能隨時牢牢的為自己盯住波河防線,當時機成熟時,就按照事先製定好的計劃,強渡波河,一舉切斷出兵倫巴第的威尼斯軍隊退路,進而迫使威尼斯人認清形勢的將領。

這個人,他選擇了奧孚萊依。

威尼斯總督李奧納多·羅萊特是已經去世的老巴巴瑞格的政敵。

與做事謹慎,從不輕易冒險的巴巴瑞格不同,李奧納多·羅萊特是個有著積極進取性格的人。

亞曆山大依稀記得,正是在他的任上威尼斯丟失了最後的海外殖民地,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到他對奧斯曼人采取強硬態度的決定。

正是因為這個,在之後的幾十年當中,威尼斯與奧斯曼打打停停,幾乎耗盡了幾個世紀以來所積累下的巨大財富。

威尼斯的逐漸衰落與他們始終和奧斯曼人征戰不休有著很大關係,而李奧納多·羅萊特正是為今後威尼斯幾十年的外交決策定下基調的那個人。

這種不要慫隻管懟的態度從長遠看自然不利於威尼斯,但是因為這關係到威尼斯的海外貿易,所以李奧納多·羅萊特剛一上任就廣受推崇。

這自然也令他對其他國家保持強硬態度的一貫主張,在威尼斯貴族議會上大行其道。

即便有如前國務秘書尼古拉·馮夏那些人的反對,可是李奧納多·羅萊特依舊強硬的推行著他的政策。

對於李奧納多·羅萊特具體都做過什麼,亞曆山大已經記不大清楚了,可這個人那在曆史上都留名的強硬態度卻印象深刻。

正因如此,亞曆山大堅信威尼斯人一定會出兵幹預倫巴第。

所以奧孚萊依在波河一線需要做的,隻是等待著倫巴第的戰事令威尼斯人坐不住就可以了。

現在,奧孚萊依帶著他的軍隊從下遊渡過波河,出人意料的出現在了波河的北岸波河平原上。

現在,擺在奧孚萊依麵前的有兩個選擇。

一個,是東部軍團沿著波河向上遊前進,截斷入侵倫巴第的威尼斯軍隊退路。

然後趁著奧地利人還沒有趕來的時候,與貢帕蒂東西夾擊,一舉殲滅威尼斯軍隊。

而另一個選擇,則是直接向被進軍,快速侵入威尼托,趁著威尼斯軍隊主力不在,直接威脅威尼斯城。

奧孚萊依站在河岸邊,看著從浮橋上經過的軍隊,感受著腳底下冰冷潮濕的濕氣,目光不禁在打開的地圖上來回巡視。

在他身邊,尼古拉·馬切尼耐心的等待著。

在做出種種假象迷惑了防守波河上遊的敵人,然後出其不意的繞過敵人防守空虛的地區,從下遊渡河之後,不論是威尼斯城還是威尼斯軍隊的補給線如今都已經暴露在了東部軍團麵前。

所以不論選擇進攻哪裏,對東部軍團來說都是十分有利的。

看著地圖,奧孚萊依本能的陷入了猶豫之中。

過了好一會,他的手指在地圖上輕輕點了點,做出了決定。

尼古拉·馬切尼看了看地圖,雖然稍顯意外,不過還是默默點頭。

這一次,奧孚萊依出人意料的做出了個積極的決定。